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22:34
中国文化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优秀文化作品和崇高的人文价值理念,积极的向世界民族展示着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主动的向世界人民展现着中国理解包容、和谐共进的文化关怀,自觉的向世界文明彰显着中国以人为本、命运同体的文化价值导向,中国人不缺乏文化自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发展,呈现出多元互通、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态势。文化已经成为彰显民族特色,获得价值尊重,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但在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要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以应对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近代以来复古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文化的解构;当代西方的多元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冲击等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建构的重大价值障碍,直接影响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自信关涉人民幸福生活、关系国家发展安全、关乎民族前途命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中国...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P&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逻辑澄明
2.1 文化自信的哲学释义..
2.1.1 文化定义
2.1.2 文化与人
2.1.3 文化生命
2.1.4 文化自信
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2 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则
2.3 文化自信的逻辑内涵
2.3.1 逻辑起点:人文化生命的张力展示
2.3.2 内在原则:文化与人的发展相适应
2.3.3 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3.4 理论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建构
2.3.5 逻辑旨归:人的价值自信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历史嬉变
3.1 文化自信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3.1.1 民族危亡
3.1.2 救亡图存
3.1.3 文化反思
3.2 文化自信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3.2.1 改革开放
3.2.2 理论建构
3.3 两次转变的逻辑内涵
3.3.1 民族危亡与民族复兴
3.3.2 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
3.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理论建构
4.1 文化自信的理论演化
4.1.1 理论准备(1990-2009)
4.1.2 理论探索(2010-2013)
4.1.3 理论发展(2014--)
4.2 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4.2.1 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4.2.2 革命文化的自信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4.3 文化自信的观念指引
4.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4.3.2 列宁的文化观
4.3.3 毛泽东的文化观
4.3.4 邓小平的文化观
4.3.5 习近平的文化观
4.4 文化自信的理论延伸
第五章 文化自信的价值演绎
5.1 价值的哲学释义
5.1.1 中西方价值哲学区分
5.1.2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阐释
5.1.3 价值逻辑的特性分析
5.2 文化自信的价值脉络
5.2.1 文化自信的价值主体
5.2.2 文化自信的价值来源
5.2.3 文化自信的价值选择
5.2.4 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5.3 文化自信的价值培育
5.3.1 文化自信正确方向的价值指弓丨
5.3.2 文化自信积极理念的价值实践79M/sM雜83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635942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P&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逻辑澄明
2.1 文化自信的哲学释义..
2.1.1 文化定义
2.1.2 文化与人
2.1.3 文化生命
2.1.4 文化自信
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2 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则
2.3 文化自信的逻辑内涵
2.3.1 逻辑起点:人文化生命的张力展示
2.3.2 内在原则:文化与人的发展相适应
2.3.3 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3.4 理论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建构
2.3.5 逻辑旨归:人的价值自信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历史嬉变
3.1 文化自信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3.1.1 民族危亡
3.1.2 救亡图存
3.1.3 文化反思
3.2 文化自信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3.2.1 改革开放
3.2.2 理论建构
3.3 两次转变的逻辑内涵
3.3.1 民族危亡与民族复兴
3.3.2 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
3.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理论建构
4.1 文化自信的理论演化
4.1.1 理论准备(1990-2009)
4.1.2 理论探索(2010-2013)
4.1.3 理论发展(2014--)
4.2 文化自信的理论支撑
4.2.1 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4.2.2 革命文化的自信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4.3 文化自信的观念指引
4.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4.3.2 列宁的文化观
4.3.3 毛泽东的文化观
4.3.4 邓小平的文化观
4.3.5 习近平的文化观
4.4 文化自信的理论延伸
第五章 文化自信的价值演绎
5.1 价值的哲学释义
5.1.1 中西方价值哲学区分
5.1.2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阐释
5.1.3 价值逻辑的特性分析
5.2 文化自信的价值脉络
5.2.1 文化自信的价值主体
5.2.2 文化自信的价值来源
5.2.3 文化自信的价值选择
5.2.4 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
5.3 文化自信的价值培育
5.3.1 文化自信正确方向的价值指弓丨
5.3.2 文化自信积极理念的价值实践79M/sM雜83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635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63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