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形式—“一颗
发布时间:2022-11-10 21:23
在地域性文明与全球文化的趋同与异质抗争的时代背景中,建筑的地域性和地区性问题被日益突显出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几乎成为当代建筑师,尤其是多民族地区建筑师必须回应的问题。而在不同于“上层设计”的乡土民居以及乡土聚落中,人工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和平衡往往是融洽而相适的,并蕴含着一种主观智慧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理性回应。因此,乡土民居作为建筑学领域中的一股力量无疑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立足于地域的设计起点。本文的论述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和学科背景。 作为建筑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建构学认为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建筑物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它将视角置于建造如何构成建筑的意义上,而不是建造在建筑中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也将以建构学作为研究的切入视角,并借助于类型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支撑并以云南“一颗印”民居为例,填充整个框架。首先从“一颗印”民居的建筑空间类型入手,借助建筑类型学的“原型”理论对“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进行解析,剖析其典型元素、特征、空间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构成关系,提炼出其空间构成的特质;其次通过对“一颗印”民居营造过程的论述,并分析其建筑要素的构成关...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传统乡土建筑的辨析及意义
1.1 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趋同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时代背景)
1.1.1 全球文化变革——趋同与抗争
1.1.2 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趋同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
1.2 相关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理论背景)
1.2.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土建筑
1.2.2 回归建筑本体的建筑理论——建筑建构学(研究视角)
1.2.3 寻找建筑原型——建筑类型学(理论支撑)
1.2.4 现象中的建筑——建筑现象学(理论支撑)
1.3 滇中“一颗印”民居(研究的对象)
1.3.1 “一颗印”民居的简要概述
1.3.2 “一颗印”民居研究成果概述
1.3.3 “一颗印”民居社会人文历史为背景与其生成的渊源
1.3.4 “一颗印”民居地理环境与其聚落模式分类
1.3.5 “一颗印”民居气候环境与其建筑形态的关联
1.4 传统民居价值和特质的抽取、还原与转化(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和写作线索
1.5.1 写作线索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研究
2.1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典型构成元素及其特征
2.2 “一颗印”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
2.2.1 空间元素的构成关系
2.2.2 空间秩序
2.2.2.1 空间构成秩序与人本精神
2.2.2.2 空间功能秩序与居住文化
2.3 空间与构成空间的物质手段的关联性
2.3.1 材料、建造与空间尺度
2.3.2 材料、建造与空间表现力
2.4 与情感交融——“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的情感表达
2.4.1 源于生活的建筑空间——弹性的建筑空间处理
2.4.1.1 城镇和乡村——“一颗印”民居空间的多样性
2.4.1.2 多重性与变通性
2.4.2 “温暖”、“归属感”的空间氛围
2.4.2.1 内聚向心性布局
2.4.2.2 入口空间序列
2.4.2.3 穿越空间
2.5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特性的显现
2.5.1 空间特性1:内向性空间
2.5.2 空间特性2:弹性、多元性、生长性的空间
2.5.3 空间特性3:复合空间
2.5.3.1 多义性、流通性的“灰”空间
2.5.3.2. “宣郁消纳”的气候缓冲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颗印”民居营造过程和技艺手段的解析
3.1 堪舆与择地
3.1.1 宅基地选择
3.1.2 坐向
3.1.3 门向
3.2 营造策划
3.2.1 “一颗印”民居的设计方法
3.2.2 营造时间的安排
3.2.2.1 营造时段的选择
3.2.2.2 挑吉时
3.3 营造工序与技艺
3.4 “一颗印”民居的构筑元素
3.4.1 材料元素
3.4.1.1 材料元素的分类及特征
3.4.1.2 材料选择、运用及意义
3.4.2 构成元素
3.4.2.1 基础元素——石台基
3.4.2.2 结构元素——木构架
3.4.2.3 围和元素——夯土外墙、门窗及轻质隔断
3.4.2.4 特质元素——重檐屋顶
3.5 “一颗印”民居营造技艺的特质与法则的发现与其启示
3.5.1 基本模式的传承、模仿与类推的营造原则
3.5.2 营造的“自主性”与“情感性”
3.5.3 匠师、技艺与传承
3.5.4. 传统与经验的主导
3.5.5 “过程营造”——积累、修正、进化与适应
3.5.6 稳定、持续
本章结语
第四章 一颗印”民居建构逻辑的发掘与思考
4.1 分离与结合
4.1.1 技术体系的分离
4.1.2 空间的分离
4.1.3 分离的意义——分离与结合的辩证统一
4.1.3.1 技术体系分离的意义
4.1.3.2 空间元素分离的意义
4.2 尺度与模数体系
4.2.1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的尺度
4.2.1.1 平面空间尺度的确定
4.2.1.2 立体空间尺度的确定
4.2.1.3 楼梯间尺度
4.2.2 尺度与模数体系生成机制的探寻
4.2.3 模数体系运用的意义
4.3 “一颗印”民居剖面的接地关系的解析
4.3.1 “一颗印”民居的剖面关系——退台式
4.3.2 “一颗印”民居与的接地方式——筑台、正厢错层
4.3.2.1 类型一:平坝、缓坡地型的接地手法——筑低台
4.3.2.2 类型二:坡地的接地手法——正厢错层
4.3.2.3 类型三:山地地形的接地手法——筑高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颗印”民居的场所营造与体验——以乐居村为例
5.1 “一颗印”民居场所空间格局
5.1.1 场所概况
5.1.2 场所构成元素
5.1.2.1 自然元素——山系、水系和植被
5.1.2.2 人工建成元素
5.1.2.3 行为活动
5.1.3 村落布局及形态肌理
5.2 “一颗印”民居场所空间形态构成与体验
5.2.1 广场空间
5.2.2 街巷空间
5.2.2.1 街巷空间的形态
5.2.2.2 街巷尺度
5.2.3 节点
5.2.4 人性化的整体空间层级
5.3 “一颗印”民居场所意向
5.3.1 土生土长
5.3.2 光与影
5.3.3 建筑色彩
5.4 “一颗印”民居场所营造之语汇
5.4.1 整体制约与自由拼贴相结合
5.4.2 和谐介入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05314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传统乡土建筑的辨析及意义
1.1 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趋同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时代背景)
1.1.1 全球文化变革——趋同与抗争
1.1.2 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的趋同性与多元性的辩证统一
1.2 相关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理论背景)
1.2.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乡土建筑
1.2.2 回归建筑本体的建筑理论——建筑建构学(研究视角)
1.2.3 寻找建筑原型——建筑类型学(理论支撑)
1.2.4 现象中的建筑——建筑现象学(理论支撑)
1.3 滇中“一颗印”民居(研究的对象)
1.3.1 “一颗印”民居的简要概述
1.3.2 “一颗印”民居研究成果概述
1.3.3 “一颗印”民居社会人文历史为背景与其生成的渊源
1.3.4 “一颗印”民居地理环境与其聚落模式分类
1.3.5 “一颗印”民居气候环境与其建筑形态的关联
1.4 传统民居价值和特质的抽取、还原与转化(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和写作线索
1.5.1 写作线索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研究
2.1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典型构成元素及其特征
2.2 “一颗印”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
2.2.1 空间元素的构成关系
2.2.2 空间秩序
2.2.2.1 空间构成秩序与人本精神
2.2.2.2 空间功能秩序与居住文化
2.3 空间与构成空间的物质手段的关联性
2.3.1 材料、建造与空间尺度
2.3.2 材料、建造与空间表现力
2.4 与情感交融——“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的情感表达
2.4.1 源于生活的建筑空间——弹性的建筑空间处理
2.4.1.1 城镇和乡村——“一颗印”民居空间的多样性
2.4.1.2 多重性与变通性
2.4.2 “温暖”、“归属感”的空间氛围
2.4.2.1 内聚向心性布局
2.4.2.2 入口空间序列
2.4.2.3 穿越空间
2.5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特性的显现
2.5.1 空间特性1:内向性空间
2.5.2 空间特性2:弹性、多元性、生长性的空间
2.5.3 空间特性3:复合空间
2.5.3.1 多义性、流通性的“灰”空间
2.5.3.2. “宣郁消纳”的气候缓冲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颗印”民居营造过程和技艺手段的解析
3.1 堪舆与择地
3.1.1 宅基地选择
3.1.2 坐向
3.1.3 门向
3.2 营造策划
3.2.1 “一颗印”民居的设计方法
3.2.2 营造时间的安排
3.2.2.1 营造时段的选择
3.2.2.2 挑吉时
3.3 营造工序与技艺
3.4 “一颗印”民居的构筑元素
3.4.1 材料元素
3.4.1.1 材料元素的分类及特征
3.4.1.2 材料选择、运用及意义
3.4.2 构成元素
3.4.2.1 基础元素——石台基
3.4.2.2 结构元素——木构架
3.4.2.3 围和元素——夯土外墙、门窗及轻质隔断
3.4.2.4 特质元素——重檐屋顶
3.5 “一颗印”民居营造技艺的特质与法则的发现与其启示
3.5.1 基本模式的传承、模仿与类推的营造原则
3.5.2 营造的“自主性”与“情感性”
3.5.3 匠师、技艺与传承
3.5.4. 传统与经验的主导
3.5.5 “过程营造”——积累、修正、进化与适应
3.5.6 稳定、持续
本章结语
第四章 一颗印”民居建构逻辑的发掘与思考
4.1 分离与结合
4.1.1 技术体系的分离
4.1.2 空间的分离
4.1.3 分离的意义——分离与结合的辩证统一
4.1.3.1 技术体系分离的意义
4.1.3.2 空间元素分离的意义
4.2 尺度与模数体系
4.2.1 “一颗印”民居建筑空间的尺度
4.2.1.1 平面空间尺度的确定
4.2.1.2 立体空间尺度的确定
4.2.1.3 楼梯间尺度
4.2.2 尺度与模数体系生成机制的探寻
4.2.3 模数体系运用的意义
4.3 “一颗印”民居剖面的接地关系的解析
4.3.1 “一颗印”民居的剖面关系——退台式
4.3.2 “一颗印”民居与的接地方式——筑台、正厢错层
4.3.2.1 类型一:平坝、缓坡地型的接地手法——筑低台
4.3.2.2 类型二:坡地的接地手法——正厢错层
4.3.2.3 类型三:山地地形的接地手法——筑高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颗印”民居的场所营造与体验——以乐居村为例
5.1 “一颗印”民居场所空间格局
5.1.1 场所概况
5.1.2 场所构成元素
5.1.2.1 自然元素——山系、水系和植被
5.1.2.2 人工建成元素
5.1.2.3 行为活动
5.1.3 村落布局及形态肌理
5.2 “一颗印”民居场所空间形态构成与体验
5.2.1 广场空间
5.2.2 街巷空间
5.2.2.1 街巷空间的形态
5.2.2.2 街巷尺度
5.2.3 节点
5.2.4 人性化的整体空间层级
5.3 “一颗印”民居场所意向
5.3.1 土生土长
5.3.2 光与影
5.3.3 建筑色彩
5.4 “一颗印”民居场所营造之语汇
5.4.1 整体制约与自由拼贴相结合
5.4.2 和谐介入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05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70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