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命题”与弗雷格的“语句”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罗素的“命题”与弗雷格的“语句”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弗雷格 命题态度 罗素 语句 指称对象 客观事实 命题函项 涵义 语境 真值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BZX020) 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09C-01)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0JDXM72001)的资助
【分类号】:B81-06
【正文快照】: 语句(sentence)是语义的基本单位,语词只有在语句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这是弗雷格(G.Frege)的一个著名观点。(Frege,1884,p.140)可见,语句在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或语义理论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然而,语句是什么,它的涵义和指称是什么,它的真值以及相应的事实与它的关系是什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大海,吕蓓蓓;论语言意义的基本理念[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2 张力锋;专名指称理论:历史、现状及反思[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钱兆华;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J];大自然探索;1999年03期
4 钱兆华;林永政;;理性主义及其对西方科学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欧阳耿;数学中实无穷与潜无穷的几个问题[J];吉安师专学报;1998年06期
6 钱兆华;为什么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对科学特别重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2期
7 刘杰;郭贵春;;数学是逻辑吗?——论数学的逻辑主义基础[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1期
8 劳汉生;数学危机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5年02期
9 张家骅;指物意义与概念意义[J];外语研究;2002年05期
10 龙小平,杨包妹;专名的涵义和指称:历史、现状与反思[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芳;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3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方珍平;表达的认知量度观[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6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7 郝清赋;逻辑系统动态结构演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刘秀花;科学语言的认知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5 李娟;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赖成彬;洪谦与中国哲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传实;符号意识和交往意识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李阳;《科学唯物主义》的精确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9 郭智晓;火神派理论的内经渊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汪静;网络语言的本质及社会功能[D];东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韩秀萍;;论弗雷格的指称理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2 王路;涵义与意谓——理解弗雷格[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3 贺寿南,潘天群;弗雷格的逻辑观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叶闯;;弗雷格之谜和信念之谜的关联主义解决方案[J];哲学研究;2010年01期
5 黄华新;塔斯基与弗雷格的求真方法之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郭泽深;思想的逻辑问题域与逻辑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4年08期
7 彭媚娟,张君弟;试论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8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任远;;弗雷格式思想与罗素式命题[J];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10 陈晓平;弗雷格的概念悖论及其解决[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2 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维也纳学派的分析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韩林合;探寻维特根斯坦的永恒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薄谋;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D];复旦大学;2011年
2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4 张君;知道逻辑中的知识可传递性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5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留华;数学、指号学与实用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张姣姣;弗雷格涵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刘立门;弗雷格真之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解京;思想与真[D];河北大学;2010年
6 张萍;试论弗雷格真理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毅;弗雷格逻辑哲学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9 杨军;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启迪[D];山西大学;2006年
10 石先祥;浅析弗雷格对算术真问题的探讨及其意义[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罗素的“命题”与弗雷格的“语句”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7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