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关于条件句的蕴涵理论

发布时间:2017-06-24 16:21

  本文关键词:关于条件句的蕴涵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刻画条件句,逻辑学家提出了许多蕴涵理论,如真值函项理论、条件概率理论、信念修正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等。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条件句逻辑充分利用各种蕴涵思想建立许多逻辑系统,但由于条件句的复杂性,各种蕴涵都难以刻画出所有的条件关系,因此都不能等同于自然语言中的"如果,那么"。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条件句 蕴涵 真值函项 可能世界 条件概率 信念修正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7-08D49)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sk054)
【分类号】:B815.3
【正文快照】: 由于条件句的复杂性,逻辑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蕴涵,但是相对于自然语言而言,逻辑学家提出的各种蕴涵似乎都难以达到一致的满意。如何构造出更为完美的蕴涵和逻辑系统成为现代逻辑学家追求的目标,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条件句逻辑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重要逻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端炜;张东升;;试论弗雷格的意义和意谓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李丽;孟祥妲;;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3 颜中军;;论间接语境同一替换失效疑难的解答——兼评弗雷格方案与罗素方案[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崔晗宇;;浅谈形式逻辑的两种类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5 张存建;武庆荣;;杜威的命题取向[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颜中军;;论弗雷格对同一陈述疑难的解答[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夏代云;闫坤如;;经典还原论及其困难[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8 廖德明;小议条件句的真假情况[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唐静;;达米特对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批判[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董伟;;复杂性度量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燕京;;论弗雷格逻辑研究的基本路径[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吴彩强;;Intentionality等于Intensionality吗?[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3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振;田锋;;最佳解释推理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俞颖杰;;论“达米特纲领”中的证明概念[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奚颖瑞;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陈静;语用认知视角下的指称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漫;基于实在概念结构拓扑的设计智能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8 孙瑜;本体修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9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行宇;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国敏;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一种重释[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圆;合情推理与罪案侦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薛瑞;符号:在场的意识[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雨;蒯因逻辑真理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刘君;赖尔的行为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向革;弗雷格逻辑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刘振;最佳解释推理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D];东华大学;2012年

10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德明;小议条件句的真假情况[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曹国权;论条件句[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4期

3 许林麟;真实条件句与非真实条件句的区别[J];大学英语;1997年10期

4 李玉红 ,刘琴;英语中“条件句”的多种表示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义;;“不管”和“尽管”不要相混[J];语文教学与研究;1978年04期

6 张文熊;汉语条件句式探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7 景士俊;条件句琐议二则[J];语文学刊;1993年01期

8 刘红英;论“if…will+v”分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9 陈怀仁;浅谈条件状语从句的表达方法[J];天津教育;1997年03期

10 田夕伟;英语虚拟语气在含蓄条件句和含蓄后果句中的运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诸语义学之比较[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李小五;;条件句逻辑新探[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3 毛翊;;条件句逻辑的邻域语义学[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4 张清宇;;弱条件句逻辑W的自然推理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5 李小五;;虚拟条件句逻辑的恰当性[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6 张盛彬;;试论条件句与蕴涵的一致性[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7 文卫平;;英汉驴子句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王艳琴;邝继顺;;基于静态逻辑蕴涵的电路功耗优化[A];第三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冯棉;;逻辑推理中的相干性[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平;;谈谈虚拟蕴涵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证券研发中心 史明坤;“十五”计划蕴涵巨大发展题材[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2 辛叶;世界经济前景:乐观中蕴涵危险[N];中国企业报;2000年

3 贾春华;《伤寒论》双结果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姚福泰;大发展蕴涵着大整合[N];中国汽车报;2002年

5 安邦 龚发;果品产业蕴涵四大潜力[N];中国特产报;2002年

6 李君如;关键在于能否代表[N];辽宁日报;2000年

7 贾春华;《伤寒论》反事实条件句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赛迪顾问 提供;中国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蕴涵无限商机[N];国际商报;2002年

9 ;新一轮主题公园热蕴涵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杨筱;特种防护产品蕴涵发展机遇[N];中国经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达祥;条件推理机制的心理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华;条件推理双重加工的发展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晓英;现代汉语假设性虚拟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强;先设消解机制的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吴庄;汉语基数词语义和语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刘奋荣;非单调推理的逻辑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胡书庆;灵魂的翱翔与折断的文学之翼[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球;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打破二元论的谜咒[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源;属性归类与条件句倾向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灿;日语条件句习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刘慧;英语违实条件句的认知构建与解读[D];吉林大学;2012年

4 曹砚辉;现代汉语条件句的逻辑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韦开军;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关贺明;对If条件句用法的对比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唐培培;基于语料库的国际海事公约中条件句翻译的描述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宇红;应用对比分析研究大学英语学习者条件句母语迁移现象[D];郑州大学;2003年

9 郭钟庆;论英语“If”条件句中动词形式的语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学芝;毛泽东诗词所蕴涵的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条件句的蕴涵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78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a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