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判断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本文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判断理论的批判和发展
【摘要】:维特根斯坦批判罗素的判断理论并且最终使罗素放弃了这一理论,但罗素并没有因为放弃这一理论而放弃他的逻辑主义观念。罗素并没有因为他的判断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而放弃他的有关知识的观念,而只困惑于如何给出证明。维特根斯坦对罗素判断理论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不仅如此,维特根斯坦没有止步于否定罗素的知识论,而且进一步地据以建立了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尽管他不主张体系化的建设。 罗素在《数学原则》中提出的有关判断的理论被认为是他早期的知识理论。在“S知道p”这个判断行为中,罗素更加关注的是判断的对象,即命题p。对罗素来说,命题是一个复合的实在独立于心灵,它是世界的实体,决定其真或假的不是判断主体,而是判断行为或者说是判断的过程,即分析的过程;因而命题与真值概念自然地就被判断行为联系在一起。命题p可以用"aRb"来表示它的结构。其中的a、b是词项、是认识的对象的名称、也是实体,对于关系R来说,它是词项、是认识的对象的名称、是关系且具有实体的地位。我们发现在罗素那里,a、b、R都是词项,都是认识的对象名称,同时又都是实体。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他认为关系R也是对象的名称。对于命题p的分析最终可以还原为它的三个构成:{a、b、R}。罗素苦于不知道如何确定"aRb”和"bRa”之间的不同是如何产生的。 于是罗素引入了他的真理符合论。在这个理论中,罗素不再认为判断是主体S与命题p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主体S与命题的构成之间关系的复合。例如我判断"A's love B",这个判断中包含着判断主体和"A"和"B"和'love"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单一命题中,主体判断一个命题,就要亲知该命题中的每一个构成。这个命题的真或假不是这个命题构成中的不可分析项,就是说真值独立于命题中的构成。关于如何确定命题的真或假,罗素认为,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判断所涉及的对象形成一个复合的统一,例如"aRb”;当一个判断为假时,这个判断中的对象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统一,即不能形成"aRb”。在这里,R不再是命题中"aRb”中的关系,而是亲知对象间的关系。但是《数学原则》中的那个问题没有解决,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是维特根斯坦批判罗素判断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素在《哲学问题》中引入了逻辑形式这一概念,并且认为逻辑形式也是亲知的对象,与亲知物理对象不同,它是通过逻辑经验得到亲知。 引入逻辑形式这一概念以后,它作为与其他对象元素一道构成了一个集合,作为命题分析的结果。但是逻辑形式的引入除了多一个分析元素以外,给知识的基础又增加了一个不确定性的因素,因为它不是象物理对象一样可以被亲知,在经验科学领域,人们完全可以拒绝接受这一亲知对象,或者任意构造另外一个什么形式作为亲知对象而被什么直觉亲知;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否定的地方。因为逻辑形式的引入只是多了一个分析元素而已,对于解决早期的问题并有帮助。使得罗素被迫放弃了他的判断理论。 维特根斯坦对罗素的批判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从类型限制的角度提出,罗素的命题复合中的构成成份之间没有类型限制导致了无意义命题的产生并进而也使得罗素的命题元素复合出现了真或假难以识别的问题。另外,维特根斯坦通过主张无意义的命题不可能的观点指出罗素的问题存在于给命题复合的构成元素赋予了太多的实体成份,这样使得知识的构成中的逻辑形式不能通过亲知物理对象那样被亲知。并进而指出一个命题必须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满足"aRbv~aRb",这个重言式命题。因为如果罗素的理论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就不会出现罗素在他的判断理论中所出现的那个问题,一个命题的真值只能在或真或假二元选择中,而不需要如罗素那样不断地引入新的成份。如果命题为真,那么它要与aRb的事实相符;同样,如果命题为假,那么与aRb的事实或~aRb的事实不相符。这是维特根斯坦以罗素判断理论的直接批判。 再有,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命题理论中澄清了命题学说,认为命题中的关系项不存在与其相对的对象,这个关系内在于对象中,当我们把它标示出来时,实际上是为了识别的方便或在形式语言中是为了计算的方便,而不是真的有那样的所谓的逻辑关系项或称逻辑常项。在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的图像理论中,他更进一步地说明了他的知识的构造过程及先验的命题图像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是对罗素判断理论批判的自然演绎的结果。 维特根斯坦在批判罗素之后,建立起了他的知识的理论,即所谓的逻辑(语言、思维)的范围。他把全部的基本命题的构成作为知识的内容,而这些零散的、相互独立的知识如何能为思维一般地把握,也是维特根斯坦关心的问题。在最后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把他的把语言、思维和逻辑统一起来的命题的一般形式就是维特根斯坦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做的努力。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分析,我们发现,他把逻辑作为内在于语言和思维并成为语言和思维的界限,把逻辑命题作为命题一般形式的界限,我们可以把命题的一般形式理解为知识的一般形式。逻辑命题不在知识的范围内,而是它的界限。脱离这一界限就是形而上世界。这才是维特根斯坦希望实现的世界。
【关键词】:意义 命题 逻辑命题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导论14-23
- 研究背景14-15
- 研究现状15-20
- 研究方法20-21
-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21-22
- 论文思路22-23
- 第一章 罗素的判断理论23-49
- 第一节 命题的结构和真值23-31
- 1.1.1 判断中命题的构成24-28
- 1.1.2 命题中词项的统一28-31
- 第二节 真理符合论31-41
- 1.2.1 判断中的实体32-36
- 1.2.2 被判断的命题中词项的复合36-41
- 第三节 逻辑形式41-49
- 1.3.1 先验的逻辑形式41-45
- 1.3.2 逻辑形式的复合作用45-49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命题、意义和图像49-124
- 第一节 逻辑主义49-63
- 2.1.1 对逻辑主义的批判50-56
- 2.1.2 逻辑形式56-57
- 2.1.3 逻辑规范57-60
- 2.1.4 逻辑与思维的一致性60-63
- 第二节 命题63-93
- 2.2.1 基本命题的特征65-74
- 2.2.2 对象的联结74-79
- 2.2.3 指称对象的方式79-93
- 第三节 意义的图像理论93-124
- 2.3.1 无意义命题的不能被表达95-103
- 2.3.2 基本命题是事实的图像103-108
- 2.3.3 命题中的元素和意义108-121
- 2.3.4 表达意义121-124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语言和思维124-165
- 第一节 命题函项和真值函项124-142
- 3.1.1 命题的两极124-128
- 3.1.2 逻辑常项与命题函项128-131
- 3.1.3 形式语言131-136
- 3.1.4 真与逻辑真136-142
- 第二节 逻辑和思维142-156
- 3.2.1 结构性的概念和它的问题142-145
- 3.2.2 逻辑的相容性145-147
- 3.2.3 逻辑的规范性与结构性之间的紧张147-152
- 3.2.4 逻辑,思维和理性152-156
- 第三节 逻辑和语言156-165
- 3.3.1 图像和命题的普遍形式156-160
- 3.3.2 命题的普遍形式160-162
- 3.3.3 逻辑和语言的结合162-165
- 结语165-168
- 符号说明168-169
- 参考文献169-174
- 致谢174-175
- 个人简历17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吴家荣,许心宏;过程即目的:对生存悲剧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章文军;;评尼采的超人学说[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6 季爱民;罗龙祥;;本体论与人生价值:当代本体论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蔡华;;论法律解释对实现法制统一的困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娄开生;;试析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传统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涛;;非理性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张宇;;论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郁锋;;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本体论承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郭武;党惠娟;;文化、信仰和理性:民族环境习惯法重生的三个基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玮;;审美哲学还是实践哲学?——Bennett Reimer与David J.Elliott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徐冰;;论“休谟问题”的多层涵义[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刘叶涛;;现代分析哲学与科学本质主义[A];“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沿海强省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丽婷;;“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倩;党员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程度与其归属感和责任感关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艳萍;灵魂的唤醒与生存的超越[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丽萍;中国大陆学术期刊“麦当劳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福宝;后现代视域下心理治疗观的反思与展望[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彩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1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6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