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中国古代推类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7-07-26 08:19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推类的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推类 同类相推 异类不比 演绎


【摘要】: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论证的科学。中国古代逻辑的推理,称为“推类”,也有人称之为“类推”或“推”。中国古代逻辑的推类与西方逻辑推理既有相同之处,亦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认为为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推类,对二者进行求异的研究更为重要。因此本文意欲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中国古代推类的特点。推类是中国古代在“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推理。可见,类在推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研究推类的特点,首先要认识“类”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来阐述,即非逻辑意义的类概念及逻辑意义类概念的出现和发展。 到底何为中国古代推类?中国古代思想家及现代逻辑学家都有各自的看法。笔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了推类的定义。推类的原则分为同类相推与异类不比,如何判定两类事物是同类还是异类,《墨经》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有以同,类同也。不有同,不类也。关于这一点,《淮南子》的认识则比《墨经》更进一步,不仅认识到世界万事万物“异形殊类”,“以类别”“以类相从”,还看到了类之同不是绝对同,类之异也不是绝对异,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学习和考察,笔者也认识到了同类相推与异类不比的辩证关系。 明确了“类”在推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推类的内涵后,本文第三部分将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考察具有中国特色的推类的特点,如重内容而不重形式,言事以言道的推类功效。最后对中国古代推类的结论性质进行了考察分析。中国古代逻辑是既有演绎、又有归纳的综合型逻辑。 中国古代推类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点,与其所处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第四部分将对形成中国推类特点的背景进行考察。
【关键词】: 推类 同类相推 异类不比 演绎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1-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1 类概念的产生和发展8-11
  • 1.1 非逻辑意义的类概念8-9
  • 1.2 逻辑意义类概念的出现和发展9-11
  • 2 推类与类推11-17
  • 2.1 推类的含义11-12
  • 2.2 推类与类推12-13
  • 2.3 同类相推13-14
  • 2.4 异类不比14-15
  • 2.5 同类相推与异类不比的关系15-17
  • 3 中国古代推类的特点17-28
  • 3.1 中国古代推类某些类型与西方亚氏推理本质相同17-18
  • 3.2 中国古代推类有其自身特点18-28
  • 3.2.1 中国古代推类重内容而不重形式18-19
  • 3.2.2 言事以言道的推类功效19-21
  • 3.2.3 对古代推类结论性质的考察分析21-28
  • 4 形成中国古代推类特点的背景28-32
  • 4.1 古代汉语对推类非形式化的影响28-29
  • 4.2 古代人思维方式的特殊性的影响29-32
  • 4.2.1 以解决社会政治伦理问题为出发点29-30
  • 4.2.2 以实践应用为价值取向30-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新会;易学阴阳五行推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5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75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