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2:28

  本文关键词: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意义理论 直觉主义 辩护 证明 逻辑规律 不可判定陈述


【摘要】: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现代哲学中最核心和最富有魅力的话题,因为它关涉到形而上学最基本问题的回答和处理。达米特的“研究纲领”意图转换传统的论证方式,使一种“恰当”意义理论的建构成为解决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的基础。相对于实在论者关于这个世界实在性的预设,达米特的思想是反实在论的,因为他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热衷于独断我们能认识独立于人心之外的实在。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从意义理论到形而上学)进行了辩护:(1)纵向维度。如果所有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意义理论的正确选择,那么这种意义理论就需要坚实的语义基础,而语义理论的涵义和逻辑常项的解释紧密相关;如果逻辑规律是可以自我辩护的,那么意义理论就是恰当的。这种类似于递归的方式保证了“研究纲领”的一致性和合法性。(2)横向维度。辩护主义意义理论的核心是对“真”概念的直觉主义解释并提出新的意义判定标准,而这种标准需要面对所有类型陈述的检验。达米特的“辩护”来源于直觉主义数学的可构造证明,如果能保证它适用于一切非数学陈述(经验命题),并且至少可能和经典的说明方式相协调,那么这条“确定普遍的论证路线”是可以贯彻到底的。 此外,本文还详细阐述了达米特式“研究纲领”的四个特征:(1)传统反实在论论证方式的失败;(2)“研究纲领”处理具体的主题(时间和意义理论)时所表现出的反实在论倾向;(3)直觉主义逻辑是普遍有效的但未必是唯一正确的选择;(4)不可判定陈述的存在。一种恰当的意义理论由涵义及指称理论和语力及实践理论组成,它是达米特反实在论纲领的基础,也是其反实在论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意义理论的核心——辩护主义的判定标准——出发,达米特才能考察形而上学中所有的争论,所以它既是“研究纲领”的微观反应,又是达米特式反实在论的手段。如此一来,只要自我辩护的意义理论成形,我们或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 当然,本文也认为这个“研究纲领”还不够完善,它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1)达米特并没有严格细致地规定何为恰当的辩护主义意义理论;(2)陈述类型的划分及意义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问题,具体的说就是辩护的意义理论在说明不可判定陈述的前提下,如何能做到对非不可判定陈述的说明优于经典的意义理论说明或至少和它保持平衡;(3)用意义理论处理形而上学问题在何种程度上能和科学探索或生活世界的规则相一致,既我们需要限定某种意义理论对形而上学的适用范围或干脆指出真正的形而上学问题是什么。论文的最后部分尝试给出消去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预设的方式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当然这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关键词】:意义理论 直觉主义 辩护 证明 逻辑规律 不可判定陈述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12
【目录】:
  •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5-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4
  • 导论14-24
  • 第一章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纲领24-40
  • 第一节 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疑难24-31
  • 一、构成物理世界的对象是什么?24-25
  • 二、科学的理论实体是虚构的吗?25-27
  • 三、可观察行为是内心状态的证据吗?27-28
  • 四、传统反实在论的论证方式及其缺陷28-31
  • 第二节 达米特的新策略:从形而上学转向意义理论31-40
  • 一、从争论的对象类到争论的陈述类33-34
  • 二、对经典逻辑和二值原则的拒斥34-36
  • 三、一种新的研究纲领:语义反实在论36-40
  • 第二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基础:数学直觉主义40-60
  • 第一节 数学柏拉图主义42-45
  • 第二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45-48
  • 第三节 区分典范的证明和示范的证明48-53
  • 第四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的扩展:知识、理解和意义53-60
  • 第三章 达米特关于"意义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60-87
  • 第一节 指称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61-73
  • 一、单称表达式和复杂表达式62-68
  • 二、通名的涵义和指称68-73
  • 第二节 语力理论73-80
  • 第三节 语言能力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80-87
  • 一、意义理论是理解理论80-83
  • 二、涵义理论与语言能力的联系83-87
  • 第四章 达米特关于"时间"问题的反实在论思想87-110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实在论及其问题87-98
  • 一、"过去"和"将来"的实在论87-90
  • 二、"时间"的真实性90-94
  • 三、"时间"是什么?94-98
  • 第二节 从"时间"转向"时态陈述"98-110
  • 一、关于过去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98-107
  • 二、关于将来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107-110
  • 第五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自我辩护策略110-125
  • 第一节 语义理论是意义理论的基础110-113
  • 第二节 "真"是语义理论的中心概念113-116
  • 第三节 断定的正确性就是"真"116-118
  • 一、"真"与"真"的根据116-118
  • 二、"真"与演绎推理118
  • 第四节 推理规则辩护的自返性118-125
  • 第六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预设125-143
  • 第一节 所有形而上学问题都是意义问题125-129
  • 第二节 意义理论的"认知"预设129-132
  • 一、"真"的可还原性129-130
  • 二、"真"的可获得性130-132
  • 第三节 "不可判定陈述"的存在预设132-139
  • 第四节 达米特哲学的特征139-143
  • 第七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困境和改进方案143-153
  • 第一节 困境143-147
  • 一、本体论的困境143-145
  • 二、认识论的困境145-147
  • 第二节 改进方案147-153
  • 一、取消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截然二分147-149
  • 二、承认陈述的多样性和"证实"的相对性149-151
  • 三、意义标准的多元化和实用主义151-153
  • 参考文献153-163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京;李颖新;;意义理论是形而上学的基础——达米特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争的一种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张汉生;胡泽洪;;知识、理解与显示性原则——达米特意义理论的逻辑哲学解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江怡;现代英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背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江怡;;论达米特的时间哲学[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任晓明,李旭燕;达米特的语义反实在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5期

6 张燕京;达米特关于真概念的逻辑哲学反思[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1期

7 王航赞;郭贵春;;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8 任晓明,张汉生;达米特反实在论新策略[J];南开学报;2004年06期

9 任晓明;谷飙;;达米特对直觉主义逻辑的辩护[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胡瑞娜;;当代反实在论的语用分析走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航赞;达米特的意义构造论[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78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578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