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现之假说—演绎逻辑机制的客观根据——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发现之假说—演绎逻辑机制的客观根据——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
【摘要】:从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来看,自组织生成的"活"系统的核心力量支配作用使系统形成了重复循环和变异的运演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科学发现之假说—演绎逻辑机制的两个根本前提,即为何自然界是有秩序的或规律的以及为何科学家会相信自然界是有秩序或规律的。
【作者单位】: 廊坊武警学院管理系;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假说—演绎机制 信念 客观根据
【分类号】:B81-0;G301
【正文快照】: 对科学发现的逻辑机制的确认在终极的意义上影响着人们的科学探索信念和信心,科学史上对科学发现的逻辑机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李铁强先生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归纳—演绎还是假说—演绎?》一文,以充分的理由论证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假说—演绎,对消解科学发现逻辑机制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铁强;;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归纳-演绎还是假说-演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嘉明;当代西方知识论的“基础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杨耀坤;科学发现起点的多模式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3 陈嘉明;“葛梯尔问题”与知识的条件(下)[J];哲学动态;2001年01期
4 李铁强;;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归纳-演绎还是假说-演绎?[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2期
5 汪馥郁;科学发现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6 陈嘉明;“葛梯尔问题”与知识的条件(上)[J];哲学动态;2000年12期
7 徐传宇;;浅析归纳逻辑的地位及其作用[J];科学大众;2006年07期
8 周健勇;私人信念“置信度”的一种哲学解释[J];求索;2005年07期
9 李章吕;;关于信念及其研究进路之思考——兼与高岸起博士后商榷[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周安平;曹阳;;逻辑结构中科学发现的真知或然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实儿;;信念的证据和不一致信念的表达[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2 陈小平;;基于信念修改逻辑的归纳支持[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高基存;;戈德曼求真主义的两个困境[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4 ;硕士研究生论文摘要[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5 陈晓华;;逻辑全能问题研究述评[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邱玉珍;;波普尔逼真论思想述评[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刘爱军;;评金岳霖的基础主义知识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葛力;;培根的归纳逻辑[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9 张金成;;系统DPA与ZCM的统一[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10 陈小平;刘贵全;郭宝贵;;一个意图后承的形式理论[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正峰;逆向归纳悖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晶;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发展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程献礼;弗兰西斯·培根逻辑思想探析[D];河南大学;2009年
4 王志艳;类比与科学发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连英;从实践必然性看归纳逻辑的合理性[D];山西大学;2008年
6 程莉;概率动态认知逻辑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7 廖德明;从事实、事件到终极理论之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轶;认知逻辑的动态化理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王太忠;关于归纳逻辑与科学方法论的几点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69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66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