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论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说

发布时间:2017-08-16 04:12

  本文关键词:论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说


  更多相关文章: 比度 量识持因


【摘要】:比量理论是量学理论中之核心思想,比量对一切事物作出正确抉择,灭除自他之错觉认识。显示增长智慧的方便之殊胜学问,也是此有进行取舍者的必修学科,《释量论自释》中说:正确分别有义和非义,必须依赖比量。本文首先人们共同具有的思维比量及佛语中所出比量,陈那论师所示比量三者从总体进行认知和译说,其次对比量从本质、诠声类和从合因理论等方面从划分进行分析讨论,再次探讨比度是否是正量,比度是否是错论识,为他比量是否是比度等方面之正见和谬误。还分析了为自变量和形式逻辑中的论证,为他比量和形式逻中的三段论,更加进行研究比量之因持因心,最后比度与量识,比度与错论识,为他比量与比度等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因此非常希望恩老师们对本论文的意见或者指教,本文所出的比量是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研究了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主要是因明中的比量为核心,它作为一种正确的抉择工具,具有排除错觉知识的功能,使人增长智慧,学习佛法的必修之课,有了智慧,才能正确分别有义和非义,这必须依赖比量。本论文主要是依据格鲁派学者们的因明经典为参考,关于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说进行研究,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供因明学者们参考。
【关键词】:比度 量识持因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1-092
【目录】:
  • 摘要2-5
  • 内容摘要5-6
  • 目录6-8
  • 正文8-77
  • 参考文献77-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年03期

2 许得存;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西藏研究;2000年01期

3 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早期传播及其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4 王开队;;试论15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以寺院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5 罗布;;格鲁派发展的三次困境及其突破[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石硕;格鲁派的兴起及其向蒙古地区传播的社会政治背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王开队;;试论历史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及其寺院空间分布[J];历史地理;2011年00期

8 江晓乐;;格鲁派初兴阶段与中央政权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戴燕;杜常顺;;和硕特蒙古与明末清初甘青地区格鲁派寺院势力的扩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李有义;;格鲁派对西藏社会的影响及其前景[J];中国藏学;1992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宋锡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尚木;辩经——西藏僧人学经的主要方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金瓶;藏传佛教与土族女性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安玉鑫;阿坝州卓藏寺的文化价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3 杨加布才让;论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说[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4 索朗旺杰;格鲁派中观思想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5 于彩贤;比较分析十八世纪中期以前萨迦派与格鲁派对蒙古政治的相同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6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8 落桑东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东向传播格鲁派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森嘎·图鲁木吉;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邹廷波;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81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681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c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