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的论辩
本文关键词: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的论辩
【摘要】: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知性的论辩是当代隐喻研究的相互作用理论和字面主义理论的一次重要交锋。海西和罗蒂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理论进行修正,从而对"隐喻是否具有认知性"这一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将海西和罗蒂关于隐喻认识性的论争置于20世纪后半期分析哲学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一方面希望可以说明何以隐喻不是一种单纯的话语风格修饰品;另一方面借以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理论进行反思。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隐喻 认知性 非认知性 逻辑实证主义
【分类号】:B81-06
【正文快照】: 海西(Mary Hesse)和罗蒂(Richard Rorty)是20世纪后半期较早自觉对逻辑实证主义进行批判和反省的哲学家,他们都明确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对理论语言和观察语言的区分,反对科学知识是对实在的准确表象。海西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狭隘的知识概念进行拓展’以扩展知识的适用范围,而罗蒂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郑维伟;;反基础主义、想象力与群体认同——试论理查德·罗蒂对女权主义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龙卫球;;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纪念《民法通则》施行20周年[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4 林铁;田茂军;;母体经验的差异表述与身份认同——黄青松《名堂经》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张公善;;重建新生活的倡议书——论王安忆《叔叔的故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丁卓;;《1984》的空间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罗成;;现代性祛魅话语现象之反思——兼重申文学正当性[J];当代文坛;2009年01期
8 魏英;;王小波到底喜不喜欢昆德拉?[J];当代文坛;2012年04期
9 韩克永;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及对文学理论的观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安佰鸿;;理查德·罗蒂的文学文化[J];东岳论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立民;张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陈亚军;;论罗蒂的反讽自由主义理论[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王俊;;罗蒂与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场景[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国清;;没有人性的罗蒂哲学(发言提纲)[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清民;;消解与重构:罗蒂后哲学美学的双重文化追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刘森林;;马克思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吸取与改造:从个性、个体性概念出发[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罗纲;;一种浪漫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对反讽辩证法的演进[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彦芳;;文学·个体·共同体——以罗蒂的文学思想为中心[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虞昕;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学;2011年
6 张鑫焱;知识/力量的反讽[D];浙江大学;2010年
7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8 陈治国;形而上学的远与近[D];山东大学;2011年
9 陈后亮;琳达·哈钦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薛祖清;晚年周作人与文化复兴之梦[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皓;同质社会的异质存在:《一九八四》和《发条橙》中反英雄角色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恒;信仰、义理与考据[D];云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宇;“反讽”式的自由[D];山西大学;2006年
5 潘羽辉;转向哪儿?[D];河南大学;2006年
6 李日容;重塑哲学的自我形象[D];西南大学;2006年
7 钟丰丰;耙耧时空的智性抒写[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韩克永;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理论思想初探[D];山东大学;2006年
9 郑丹丹;自由·美·本真[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潘建明;论个案正义[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65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76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