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试探隐喻的逻辑解构与逻辑建构

发布时间:2017-09-15 19:47

  本文关键词:试探隐喻的逻辑解构与逻辑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隐喻推理 隐喻解构 隐喻建构 认知价值 语用策略


【摘要】: 隐喻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隐喻的研究流派可以分为两大派,即传统派和现代派。隐喻研究的传统派持一种隐喻的修辞观,认为隐喻只是比喻中的暗喻,因此传统派研究的隐喻是狭义的隐喻。隐喻研究的现代派持一种隐喻的认知观,认为隐喻不只是比喻的一种类型,而且还是一种认知方式。同时隐喻的外延也被扩大,因此现代派研究的隐喻是广义的隐喻。本文的隐喻研究采用现代派的观点,我们探讨的是广义的隐喻。 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拓展了隐喻的研究范围,使隐喻的研究得到了深入,同时我们也发现,学者们没有对隐喻进行集中的逻辑研究,并且很少从推理的角度来对隐喻进行研究。本文从语言逻辑的视角对隐喻进行了逻辑解构,探讨了隐喻的逻辑内涵和逻辑结构。我们认为,任何语言形式的隐喻都是推理,隐喻话语的理解和隐喻话语的建构都是一个推理的过程。隐喻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引人认知。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对隐喻的巧用、妙用也体现出一种语用策略,我们将其称为隐喻语用策略。把握好隐喻语用策略,就能达到隐喻的最佳认知和交际效果。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隐喻的研究综述、本文的探讨思路以及隐喻研究所涉及的理论;第二章主要探讨隐喻的逻辑解构,分析了隐喻的逻辑内涵、逻辑结构、隐喻推理的逻辑理据以及隐喻解构的语效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隐喻的逻辑建构,分析了隐喻建构的逻辑预备、逻辑程序、逻辑方法和语言技巧;第四章主要探讨隐喻的认知价值和隐喻语用策略;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归纳了本文隐喻研究的几点结论性看法。
【关键词】:隐喻推理 隐喻解构 隐喻建构 认知价值 语用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隐喻研究综述及所涉理论7-15
  • §1 隐喻研究综述7-10
  • 1.1 隐喻研究的传统派7-8
  • 1.2 隐喻研究的现代派8-9
  • 1.3 本文的探讨思路9-10
  • §2 隐喻所涉理论简述10-15
  • 2.1 语用推理理论10-11
  • 2.2 范畴理论11-12
  • 2.3 语境理论12-13
  • 2.4 合作原则13-15
  • 第二章 隐喻的逻辑解构15-28
  • §3 隐喻解构的逻辑预备15-18
  • 3.1 隐喻的逻辑内涵15-16
  • 3.2 隐喻的逻辑结构16-17
  • 3.3 隐喻的认知功能17-18
  • §4 隐喻推理的逻辑理据18-24
  • 4.1 语境因素的分类18
  • 4.2 隐喻推理的关键18-19
  • 4.3 隐喻推理的逻辑程序19-24
  • §5 隐喻解构的语效分析24-28
  • 5.1 隐喻语效的类型及成因24-25
  • 5.2 隐喻的语效分析25-28
  • 第三章 隐喻的逻辑建构28-37
  • §6 隐喻建构的逻辑预备28-31
  • 6.1 对交际参与者的认知29
  • 6.2 对情景的认知29-30
  • 6.3 对文化传统的认知30-31
  • §7 隐喻建构的逻辑程序和逻辑方法31-37
  • 7.1 隐喻建构的逻辑程序31-32
  • 7.2 隐喻建构的逻辑方法32-35
  • 7.3 隐喻建构的语言技巧35-37
  • 第四章 隐喻的认知价值和语用策略37-46
  • §8 隐喻的认知价值37-41
  • 8.1 趣味认知37-38
  • 8.2 寻味认知38-40
  • 8.3 哲理认知40-41
  • §9 隐喻语用策略41-46
  • 9.1 隐喻语用策略41-42
  • 9.2 隐喻语用策略的运用42-46
  • 第五章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艳芳;隐喻的认知基础[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徐盛桓;语用推理[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3 赵艳芳;认知的发展与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期

4 谢之君;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5 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6 刘振前,时小英;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858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858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