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晚清归纳逻辑入华研究评述

发布时间:2017-09-25 23:10

  本文关键词:晚清归纳逻辑入华研究评述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 归纳逻辑 传教士 严复 日本


【摘要】:现有对晚清归纳逻辑入华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专题:对传教士影响下归纳逻辑入华的研究侧重对入华过程史料的完善,并讨论其在认识论和政治观念上的影响;对严复引入归纳逻辑的研究除了对严复归纳逻辑思想的梳理,还侧重为严复推崇归纳逻辑并产生较大影响提供解释;对日本影响下归纳逻辑入华的研究集中于日本教科书与日译术语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原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尚有四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对归纳逻辑术语历次更迭的评价;第二,归纳逻辑入华与归纳科学入华的关系;第三,对严复引入归纳逻辑的影响的评价,以及严复所处群体推崇与传播归纳逻辑的共性;第四,通过史料的挖掘寻找其他可能引入归纳逻辑的群体。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晚清 归纳逻辑 传教士 严复 日本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归纳逻辑自晚清开始以古典归纳逻辑为主要内容传入中国。关于晚清归纳逻辑入华这一历程,目前不仅已有大量著作、论文进行整体讲述或专题研究,而且也常为晚清科学史、政治史等研究论及。围绕晚清归纳逻辑入华,研究者们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按照引入主体的不同,可将现有研究集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启伟;再谈王韬和格致书院对西方哲学的介绍[J];东岳论丛;2001年05期

2 王中江;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从严译术语到日译术语的转换及其缘由[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3 李志军;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变革历程[J];江汉论坛;2003年10期

4 侯昂妤;文学锋;;论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两种范式——从《名学浅说》到《辨学》[J];江海学刊;2006年02期

5 郭桥;严复输入西方逻辑探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3期

6 周济;试论徐寿的科学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04期

7 宁莉娜;;穆勒逻辑思想与中国近现代逻辑观[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8 尚智丛;1886—1894年间近代科学在晚清知识分子中的影响——上海格致书院格致类课艺分析[J];清史研究;2001年03期

9 崔清田,郭桥,曾昭式;20世纪逻辑学在中国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10 张江华;;最早在中国介绍培根生平及其学说的文献[J];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莉娜;中国近代文化革新视域中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哲慧;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D];山西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王成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余秉颐;;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9 张晓峰;;浅谈人性论对先秦法律思想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10 朱德超;许晓琼;;心理和谐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史晓宇;;浅议《论语》对党员干部素养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苗天德;;王徵(1571—1644)——机械发明家,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作武;;孔子杀少正卯考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陈方刘;;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中国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张琳;;无意识传承与有意识改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及其哲学思想的影响[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10 石玉亭;曹闻民;;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传统文化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7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李炜;包装设计中书法应用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超;当前我国考试舞弊现象社会透视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霞;;中西语言哲学的不同特征——兼论先秦语言哲学的盛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米列娜;张丽华;;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秦英君;;近代中国的科学与哲学之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宁莉娜;;西方逻辑方法的借鉴与中国近现代哲学变革[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5 邓爱英;洋务运动与中国科技教育近代化[J];沧桑;2004年03期

6 彭漪涟;中国近代中外逻辑思想对比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江淮论坛;1991年05期

7 胡海波,孙t熖,

本文编号:920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920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