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组成的,担负着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职责。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代表能否依法履职,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实现,更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本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对山东省德州市(设区的市)人大代表的履职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履职过程中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明确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部分,人大代表基本认知和履职依据。阐述人大代表的含义、性质和地位,解析人大代表履职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既有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又有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第三部分,德州市人大代表结构分析。通过对比德州市十三届至十七届人大代表结构,分析德州市人大代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状况。阐述德州市人大代表在会议期间的工作情况和闭会期间的活动情况。第五部分,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履职能力有待提高、代表意识有待增强、代表行使职权不够充分、闭会期间活动效果不好等问题,并就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结合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的实际,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从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角度讲,人大常委会需要采取“四项措施”;另一方面,从人大代表自身角度讲,履职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
【关键词】:人大代表 履职 德州市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4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本文选题的意义11-13
- 1.2 研究文献综述13-14
- 1.3 本文研究框架14-15
- 1.4 本文研究方法15
- 1.5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15-17
- 第二章 人大代表基本认知和履职依据17-24
- 2.1 人大代表基本认知17-20
- 2.1.1 人大代表的含义、性质和地位17-18
- 2.1.2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18-19
- 2.1.3 人大代表的履职内容19-20
- 2.2 人大代表履职依据20-24
- 2.2.1 理论依据20-21
- 2.2.2 法律依据21-24
- 第三章 德州市人大代表结构分析24-28
- 3.1 德州市人大代表的结构状况24-27
- 3.2 德州市人大代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27-28
- 第四章 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状况28-36
- 4.1 会议期间工作状况28-33
- 4.1.1 出席代表大会的情况28-29
- 4.1.2 对各项报告的审议情况29-30
- 4.1.3 代表的议案、建议及采纳30-33
- 4.2 闭会期间活动状况33-36
- 4.2.1 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33
- 4.2.2 开展代表小组活动33-34
- 4.2.3 开展视察、调研活动34
- 4.2.4 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34-36
- 第五章 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36-40
- 5.1 存在的问题36-38
- 5.1.1 履职水平有待提高36
- 5.1.2 代表意识有待增强36-37
- 5.1.3 代表行使职权不够充分37
- 5.1.4 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效果不好37-38
- 5.2 影响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的主要因素38-40
- 5.2.1 代表的兼职身份导致主观努力38
- 5.2.2 代表履职的社会氛围不浓厚38
- 5.2.3 代表履职的制度执行不规范38-39
- 5.2.4 对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不到位39-40
- 第六章 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40-45
- 6.1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需要采取“四项措施”40-42
- 6.1.1 严格代表选举程序,提高当选代表质量40-41
- 6.1.2 抓好代表学习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41
- 6.1.3 强化制度执行落实,激发代表履职活力41-42
- 6.1.4 健全完善工作机构,提高服务保障水平42
- 6.2 人大代表履职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42-45
- 6.2.1 正确认识和处理执行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的关系42-43
- 6.2.2 正确认识和处理会议期间工作与闭会期间活动的关系43
- 6.2.3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与立法生态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3 申劲颖;邹舟;;对人民代表大会会期缩短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尹好鹏;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初论——拓展我国宪法学研究空间的一个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杨士林;;行政立法司法审查之成因[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任思国;;中西政治制度的主要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7期
7 赵春丽;;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8 王锴;;我国行政立法性质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9 齐加将;;公共财政预算的法律性质论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华民;;对加强人大建设与推进民主立法的几点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石少侠;;检察理论研究应当正确认识五个关系[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薛凤平;;预算初审机构的双重角色——以广东省预算监督室为例[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凌伯韬;;代表性问题与人大代表制度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程竹汝;;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历史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成就的三个方面[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刘行芳;;探寻我党新闻理论的学术根源[A];新闻学论集第26辑[C];2011年
6 项焱;;论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主权原则受到的挑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宋丽;;民主视野下的中国税收立法[A];财税法论丛(第2卷)[C];2003年
8 阮传胜;;“信访洪峰”的时代新趋势[A];国家治理: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2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刘薇;现代政治宽容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王冬;税法理念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晓珊;代表的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陈晓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纪梅;列宁苏维埃制度建设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浩;行政执法中的正当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素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依霖;地方财政预算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谭飞;中外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黎鹏昊;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法律实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玉娟;乡镇党代会常任制下党代表作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芳;党代表任期制理论与实践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媛媛;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宁方方;我国行政问责制法律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德州市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2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