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6:35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开发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开发格局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世界各国争相开发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的生物资源。由于国际法规尚未明确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法律地位,对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原则各持己见,为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故论文研究以此为选题,旨在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论文思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采取文献研究法,整理并借鉴国内外有关海洋生物资源法律问题的相关理念及研究成果的实践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意识,通过对比世界各国的立法及实践文献的研究,归纳相关的解决策略和措施,以资借鉴。结合交叉学科研究法,引入生物学、基因学、海洋科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文献、调查报告,结合上述学科的相关知识、丰富论文课题的科学内涵。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论文将经济学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具体实践中,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将其升华为可持续开发原则,列为一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我国应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新时期下,转变单一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态度,兼顾国家利益原则,结合国家政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中共“十九大”勾画出的“绿色路线图”,中国即将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绿色发展”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诠释,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升级版,因此在论文中建议将可持续开发原则确立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根据该原则结合国家利益需求,交叉适用国家利益原则,最终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学位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96.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基理分析
    2.1 海洋生物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2.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意义
    2.3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历史沿革
    2.4 确立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法理基础
第3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3.1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法律依据
        3.1.1 国际法律依据
        3.1.2 国内法律依据
    3.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3.2.1 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开发与全人类利益原则
        3.2.2 国家管辖权外海洋生态环保与国家利益原则
        3.2.3 国际合作原则
        3.2.4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基本原则的冲突与协调
第4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制现状评析及启示
    4.1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国内法制现状评析及启示
        4.1.1 海洋环境保护与国家责任法制评析及启示
        4.1.2 第三方权利法制评析及启示
    4.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国际法制现状评析及启示
        4.2.1 国家管辖权局限法制评析及启示
        4.2.2 海洋生物资源惠益分享法制评析及启示
        4.2.3 国际海底资源法律地位法制评析及启示
第5章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议
    5.1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国内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议
        5.1.1 实行国家海洋环境保护严格责任制与环评机制
        5.1.2 采用衡平第三方权利的地域性管理措施
    5.2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国际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议
        5.2.1 完善海洋生物资源惠益分享法律体系
        5.2.2 强化国家管辖权期间管理措施
        5.2.3 健全海底保护区实践机制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吉春;;利用国际刑法保护海洋生物资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王吉春;;利用国际刑法保护海洋生物资源[J];南都学坛;2015年05期

3 农影;;东山紫菜畅销[J];致富天地;2017年09期

4 王世平;谢钦铭;;厦门海域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5 ;“河北省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工作进展情况[J];河北渔业;2004年03期

6 卢培胜;王德才;卞永平;;开发海洋生物资源[J];决策与信息;1996年02期

7 远海鹰;;美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管理[J];国际科技交流;1993年03期

8 吴宝铃,李永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1987年04期

9 高健;;海洋生物技术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应用现状[J];国外水产;1989年03期

10 ;农业部 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任务紧迫[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前言[A];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赵文杰;;近十年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序言[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4 朱坚真;杜军;;广东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尹绍武;张本;陈国华;;海南海洋生物资源优势与可持续利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论文集[C];2004年

6 唐森铭;商照荣;;关注海洋辐射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三次会议暨21世纪初核安全论坛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徐安龙;;海洋生物基因工程[A];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绿色经济——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1基因科学与产业发展论坛会刊[C];2011年

8 杨东方;高振会;张洪亮;赵升;李梅;;胶州湾海洋生物资源变化的探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瑞玉;;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发展的科学问题[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张红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复杂性与管理议题[A];2007‘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 通讯员 秦永春;规范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补偿工作[N];连云港日报;2017年

2 记者 朱_g;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开幕[N];中国海洋报;2017年

3 记者 季征;首届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举行[N];云南日报;2017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李雪林;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瓶颈何在[N];文汇报;2012年

5 江柯;如东与扬大联合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N];江苏科技报;2010年

6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薛久明 侯波飞;探索海洋生物资源修复利用之策[N];中国海洋报;2010年

7 记者 林德斌 马继涛;增殖海洋生物资源[N];北海日报;2008年

8 ;海洋生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技术[N];中国海洋报;2001年

9 ;十一五:高效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N];科技日报;2007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现任北京市海淀区郦城社区居委会大学生社工专职 余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保全[N];新农村商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褚晓琳;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中的预警原则[D];厦门大学;2008年

3 何天良;深海热液口微生物—病毒互作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抗肿瘤转移活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金敏;深海嗜热噬菌体GVE2裂解宿主菌的机制及GVE2感染相关代谢物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乐;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2 苏文萍;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贾晓辉;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武青;海洋生物资源国际法保护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7年

5 朱景辉;目的论视角下涉海经管著作的翻译-Economic Management of Marine Living Resources: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的翻译报告[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李师发;海洋生物保护国际法规制的完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余芳;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保全国际法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佳轩;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国际合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潘U

本文编号:2827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827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