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主对话平台的宪法审查程序
发布时间:2021-03-24 16:47
<正>伴随民主化的进程,当代制宪者不再否定审查,而是在制宪民主商谈中形成确立宪法审查的普遍性共识。主权得到自我重塑,宪法审查被寄予审议民主功能,人民主权转化为包括宪法审查在内的程序性整体。宪法审查程序不仅在表面上维护着宪法的最高效力,更在实质上确保对宪法内涵的民主商谈,使人民在代际更替中传承共同理性。宪法审查的程序构造决定着民主对话平台的有效性。我国不能仅局限于法治框架来构建合宪性审查机制,更应回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观背景,借助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塑造开放、参与和回应型的审查程序。
【文章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主化与宪法审查:由相斥到相生
二、宪法审查作为制宪中的商谈性共识
三、主权的自我重塑与审查的民主功能
四、宪法审查:由意志维护到民主商谈
五、审查机关:民主对话平台的搭建者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边界[J]. 黄明涛. 中国法学. 2019(01)
[2]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原则及推进[J]. 秦前红.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政治性宪法审查批判 以巴黎高等法院的注册和谏诤为中心[J]. 王建学. 中外法学. 2017(02)
[4]政党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创建、博弈与双赢[J]. 程迈. 政治学研究. 2016(03)
[5]宪法实施的商谈机制及其类型建构[J]. 王旭.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06)
[6]司法审查制度的优化:民主对话理论[J]. 李蕊佚. 法学评论. 2013(01)
[7]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去蔽与建构[J]. 王旭. 中外法学. 2011(03)
[8]1981年:胎动而未形的宪法委员会设计[J]. 刘松山. 政法论坛. 2010(05)
[9]代议机关至上的人民宪政——我国宪法实施模式的解释性建构[J]. 翟小波. 清华法学. 2007(02)
[10]代议机关至上,还是司法化?[J]. 翟小波. 中外法学. 2006(04)
本文编号:3098049
【文章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主化与宪法审查:由相斥到相生
二、宪法审查作为制宪中的商谈性共识
三、主权的自我重塑与审查的民主功能
四、宪法审查:由意志维护到民主商谈
五、审查机关:民主对话平台的搭建者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边界[J]. 黄明涛. 中国法学. 2019(01)
[2]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原则及推进[J]. 秦前红.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政治性宪法审查批判 以巴黎高等法院的注册和谏诤为中心[J]. 王建学. 中外法学. 2017(02)
[4]政党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创建、博弈与双赢[J]. 程迈. 政治学研究. 2016(03)
[5]宪法实施的商谈机制及其类型建构[J]. 王旭. 环球法律评论. 2015 (06)
[6]司法审查制度的优化:民主对话理论[J]. 李蕊佚. 法学评论. 2013(01)
[7]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去蔽与建构[J]. 王旭. 中外法学. 2011(03)
[8]1981年:胎动而未形的宪法委员会设计[J]. 刘松山. 政法论坛. 2010(05)
[9]代议机关至上的人民宪政——我国宪法实施模式的解释性建构[J]. 翟小波. 清华法学. 2007(02)
[10]代议机关至上,还是司法化?[J]. 翟小波. 中外法学. 2006(04)
本文编号:3098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09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