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新途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5:24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新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首先从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概念入手,详细讲述了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系统理论,然后分析了目前我们国家在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状中有哪些成就以及哪些不足,再针对这些不足介绍了六种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创新途径,其中包含了十几种具体的开发与培养政治人才的措施,最后是关于我国政府实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具有的现实政治价值。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具体概念的界定,人才是处于较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力,政治人才就是在社会政治及相关领域从事政治实践活动的专门人才。在我们国家,政治人才可以分为政治实务人才、政治研究人才、政治教育人才,其中实务人才分布于我们国家党的系统,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政治人才,参政党派以及团体组织等。基层政治人才主要是指工作于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政治实务人才,更多是指乡镇、村政府和村党组。基层政治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就是通过对基层政治实务人员的挖掘、储备、培训、锻炼、教育、管理、监督等途径,使基层政治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得到提升,从而解决基层政治人才发现与使用上的难题,为基层政治工作服务。 论文的第二部分,关于我国现今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状,包括成就与问题。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在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进程中,在法规体系、编制设定、录用机制、择优储备、教育培训、实绩考核等方面都卓有成就,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弊端,也难以避免的还存在着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选拔方式简单,实践锻炼缺乏,任用管理不严,教育培训死板,监督机制匮乏,激励保障不足等,从而给基层政治人才自身带来了一系列包括素质、作风、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基层政治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不高等群体性的问题。 论文的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在细节中出现的选拔方式、实践锻炼、任用管理、教育培训、监督机制、激励保障等问题,在基层政治人才选拔途径、实践锻炼、培训途径、思想教育、管理机制、监督途径六个方面举出了十几种创新举措。优秀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制度,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规范培训制度,从发掘与选拔人才、有效培训的角度创新,提升了基层政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素质工程、双向培养,目标管理、星级管理,领导及村委会成员的监督,又从政治素质提升、内部管理、外部监督的角度创新,有效开发和培养基层政治人才。 论文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实政治价值。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能够为基层地区带来诸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所带来的政治价值更是不容小觑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基层地区加强“为民务实清廉”的廉洁政治建设,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能够有效的为基层政府建设提供能量,为党组织建设补充血液,也能够改善基层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基层地区民主政治、普及基层地区教育法制,乃至为国家培养现代化政治人才,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基层政治人才 开发 选拔途径 培训渠道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论题与研究背景11-12
  • (二) 学术与应用价值12-13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五)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16-17
  • 一、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理论解析17-26
  • (一) 人才与政治人才17-22
  • 1. 人才与“人才强国”战略17-18
  • 2. 政治人才的概念及类型18-19
  • 3. 政治人才的伦理特征19-21
  • 4. 政治人才素质能力要求21-22
  • (二)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22-26
  • 1. 基层政治人才的范围界定22-23
  • 2.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的内涵23-24
  • 3. 基层政治人才培养的内涵24
  • 4.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综述24-26
  • 二、 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现状分析26-33
  • (一)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取得的成绩26-29
  • 1. 基层政治人才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充实26
  • 2. 基层政治人才编制设定逐步趋于规范26-27
  • 3. 基层政治人才选拔录用机制基本形成27
  • 4. 基层政治人才择优储备机制开始实施27-28
  • 5. 基层政治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渐行渐善28
  • 6. 基层政治人才实绩考核制度已收成效28-29
  • (二) 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存在问题29-33
  • 1. 选拔方式简单,挖掘人才不够29-30
  • 2. 实践锻炼较少,不能大胆使用30
  • 3. 任用管理不严,裙带关系泛滥30-31
  • 4. 教育培训死板,难免流于过场31
  • 5. 监督机制匮乏,纪律作风散漫31-32
  • 6. 激励保障不足,工作难以调动32-33
  • 三、 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途径创新举措33-45
  • (一) 基层政治人才发掘与选拔途径创新33-35
  • 1. 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33-34
  • 2. 通过“选调生”到乡镇任职34-35
  • (二) 基层政治人才储备途径创新35-36
  • 1. 认真选拔,建立“后备人才资源库”35
  • 2. 强化培训,提高后备人才综合素质35-36
  • 3. 加强管理,健全后备人才培养制度36
  • 4. 大胆使用,促进后备人才健康成长36
  • (三) 基层政治人才培训途径创新36-37
  • 1. 重视制度,做好培训宏观管理工作36-37
  • 2. 规范实施,保证培训机制良性运行37
  • 3. 建立档案,,制定培训结果评价体系37
  • 4. 明确责任,确保培训方案取得实效37
  • (四) 基层政治人才政治素质培养与提高途径创新37-41
  • 1. 基层政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37-39
  • 2. 积极开展“两个双向培养”39-41
  • (五) 基层政治人才管理制度创新41-43
  • 1. 实行基层政治人才“目标管理”41-42
  • 2. 实现基层政治人才“星级管理”42-43
  • (六) 基层政治人才监督途径创新43-45
  • 1. 实行对乡镇领导“八小时之外”监督调查43
  • 2. 不断完善对村委会及成员的监督管理43-45
  • 四、 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实政治价值45-49
  • (一) 有利于基层政府树立良好形象,塑造清正廉洁政府45
  • (二) 有利于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45-46
  • (三) 有利于基层地区行政效率提高,改善公共服务水平46
  • (四) 有利于基层地区民主政治发展,维护地区政治稳定46-47
  • (五) 有利于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形成,弘扬教育开启民智47
  • (六) 为我国培养大批优秀政治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5
  • 后记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志全;;人民公仆岂能躲着人民群众?[J];大江周刊(焦点);2013年03期

2 张师伟,吕润平;政治人才的基本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3 王通讯;;政治人才:是“拔”,还是“举”?[J];绿叶;200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基层政治人才开发与培养新途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0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