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7:07
本文关键词: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关键时期有着重要意义。作风建设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和谐社会目标的任务实现、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事关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等。运用政治学理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法,结合跨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来进行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寻求破解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常态化机制。当前中国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多元化社会格局逐渐形成,从而加大了对干部在一些方面的诱惑,使得干部“四风”出现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十分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干部作风常态化建设的课题。要想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使干部作风建设走向常态化道路,首先需要对“常态化机制”有清晰的认识,随后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完善并可以有机运行的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构建一个系统的常态化机制,其中包括诸如制度、法律、体系、程序等组成部分,并研究每个组成部分的构建思路、运行方式、改进方案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终力求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运行的常态化机制。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主要从构建以下四种机制入手:第一,构建目标管理机制。主要从为民的宗旨视角、务实的管理视角、清廉的执政视角、规范的法治视角入手:遵循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遵守党的根本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指标,把务实工作作为评价干部政绩重要方面;用思想教育净化干部思想;用舆论对奢靡腐败现象进行监督;用制度、法律保障干部自觉保持良好作风;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干部的法律意识,让干部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能有针对性的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第二,构建系统协调机制。内部整体推进:通过领导带头转学风和把学风纳入干部评价考核体系来加强学风建设;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干部队伍的头脑,在干部选拔、任用等环节注重对思想作风考察;通过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干部在岗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促进干部形成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通过集中学习、树立典型提高干部保持良好生活作风的意识,通过监督举报约束干部不良生活作风。外部协调互动:通过对党政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加强思想建设;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规范选人用人制度、加强权力公开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通过制度构建对干部作风问题进行源头治理,使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构建监督制约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作风建设,主要靠自律,但也离不开“他律”,自上而下的压力和自下而上的动力对改进干部作风缺一不可。在完善公开、公示制度的基础上拓宽监督渠道,发挥部门内部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群众舆论监督,逐步构建严密的监督网络,最终形成覆盖全面、时效性强、效力持久、约束到位的监督制约机制。第四,构建奖励惩处机制。通过构建与干部社会福利、荣誉、声誉等有关的奖励惩处机制,让干部认清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帮助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从而促使干部形成和保持优良的干部作风。
【关键词】:干部作风 作风建设 常态化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6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2
- 绪论12-26
- 1.研究意义与价值12-13
- 1.1 研究的实践意义12-13
-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13
- 2.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13-17
- 2.1 概念界定13-15
- 2.2 理论阐释15-17
- 3.研究现状17-23
- 3.1 国内研究现状17-21
- 3.2 国外研究现状21-23
- 4.研究思路与方法23-24
- 4.1 研究思路23
- 4.2 研究方法23-24
- 5.创新与不足24-26
- 5.1 可能的创新24
- 5.2 存在的不足24-26
- 第一章 目标管理机制26-30
- 1.1 宗旨视角:为民26-27
- 1.2 管理视角:务实27
- 1.3 执政视角:清廉27-28
- 1.4 法治视角:规范28-30
- 第二章 系统协调机制30-39
- 2.1 内部整体推进30-34
- 2.1.1 学习作风建设:增强素质30-31
- 2.1.2 思想作风建设:理论武装31-32
- 2.1.3 工作作风建设:务求实效32-33
- 2.1.4 生活作风建设:戒奢崇俭33-34
- 2.2 外部协调互动34-39
- 2.2.1 与思想建设互动:找准方向34-36
- 2.2.2 与组织建设互动:夯实基础36
- 2.2.3 与反腐倡廉互动:强化后盾36-37
- 2.2.4 与制度建设互动:提供保障37-39
- 第三章 监督制约机制39-56
- 3.1 营造生态:多元合力大架构39-46
- 3.1.1 党政监督39-42
- 3.1.2 人大监督42
- 3.1.3 政协监督42-43
- 3.1.4 群众监督43-44
- 3.1.5 舆论监督44-46
- 3.2 固化成制:安全长效一体化46-50
- 3.2.1 述职述廉47
- 3.2.2 民主集中制47-48
- 3.2.3 诫勉谈话48-49
- 3.2.4 重大事项报告49
- 3.2.5 财产申报49-50
- 3.3 流程闭合:社会关切多管道50-53
- 3.3.1 巡视检查50-51
- 3.3.2 受理信访51-52
- 3.3.3 实名举报52
- 3.3.4 网络舆情52-53
- 3.4 内容配套:制度保证全覆盖53-56
- 3.4.1 工作责任53-54
- 3.4.2 学习教育54
- 3.4.3 联系群众54-55
- 3.4.4 考核评价55
- 3.4.5 信息反馈55-56
- 第四章 奖励惩处机制56-69
- 4.1 奖励机制56-62
- 4.1.1 薪酬激励56-58
- 4.1.1.1 高薪养廉56-57
- 4.1.1.2 奖优罚劣57-58
- 4.1.1.3 惩庸治懒58
- 4.1.2 内在激励58-60
- 4.1.2.1 心灵感化58-59
- 4.1.2.2 榜样典型59
- 4.1.2.3 行为导向59-60
- 4.1.3 工作激励60-62
- 4.1.3.1 纳谏从善60-61
- 4.1.3.2 人尽其才61
- 4.1.3.3 发挥潜能61-62
- 4.2 晋升机制62-63
- 4.2.1 民主协商推荐62-63
- 4.2.2 公开平等竞争63
- 4.2.3 择优选拔上岗63
- 4.3 问责机制63-66
- 4.3.1 健全行政问责程序64
- 4.3.2 强化行政异体问责64-65
- 4.3.3 规范问责官员复出65-66
- 4.4 退出机制66-69
- 4.4.1 低就赎退66-67
- 4.4.2 引咎辞职67
- 4.4.3 末位降免67-69
- 结论69-70
- 致谢70-71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71-72
- 参考文献72-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银焕;;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J];理论探索;2007年02期
2 张鑫;;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相关理论研究[J];理论学刊;2013年11期
3 李照雨;;行政问责面临的“问题官员复出”常态化问题[J];人民论坛;2013年33期
4 王军棉;张红;;以刚性制度保障作风改进常态化[J];人民论坛;2014年23期
5 叶笃初;;突出作风建设 意在和谐前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巍;绩效评估与政府责任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婉珍;实名信访举报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构建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