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农村的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环节。而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又是实现农村法治化的关键和核心,没有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的支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农村法治化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治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现状还不尽人意,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培养公民现代法律观念,推动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就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我国政府也正加大对农村政策和资金投入,有组织地输送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农民长期处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关领域,思想日趋活跃开放、复杂多样,面对着新型意识形态的冲击,担负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任。农民法律意识的强与弱,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而且更关系到未来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必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必然成为每一个公民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依据;二是研究农民法律意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三是研究的相关基础,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法律意识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调查问卷的设计。从调查的基本情况着手,主要收集调查的基本内容,达到调查时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然后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并采集数据。第三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结果的分析。一是对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的总结,得出农民获取法律知识渠道的单一性;二是对农民对我国现行法律条例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对我国现行法律条例认知度低的结论;三是对农民法律情感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农民对法律持有多种复杂心理态度的结论;四是农民法律意志方面的分析,了解农民在不同情况下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第四部分是在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结果分析的前提下,分析了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认知的广度、深度欠缺,法律认知中宪政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不足,法律知识的获取受到“功利”思想影响显著,法律情感的判断较为主观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守法及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欠佳;二是指出了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从不同层面来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一是农民自身层面、二是农村层面、三是家庭层面、四是社会层面。第六部分,研究结论。
【关键词】:农民 法律意识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22.6;D920.0
【目录】:
- 摘要6-8
- 一、引言8-14
- (一) 研究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依据8-9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9-10
- (三) 研究的相关基础10-14
- 二、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14-16
- (一) 问卷的设计14-15
- 1. 调查资料的搜集14-15
- 2. 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15
- (二) 调查方法15
- (三) 调查数据统计15-16
- 三、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结果的分析16-21
- (一) 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16-17
- (二) 农民对现行法律的认知情况17-19
- (三) 农民法律情感方面19-20
- 1. 农民对社会中法律现象的评价19-20
- 2. 遵纪守法的情感20
- 3. 法律信仰20
- (四) 农民法律意志方面20-21
- 四、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28
- (一) 农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21-24
- 1. 法律认知的广度、深度欠缺21-22
- 2. 法律认知中权利义务意识不足22
- 3. 法律认知受利益影响显著22
- 4. 法律情感的判断较为主观22-23
- 5. 对法律的权威性产生怀疑23
- 6. 守法及用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欠佳23-24
- (二) 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24-28
- 1. 农民自身因素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24-25
- 2. 传统文化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25-26
- 3. 农村经济发展低下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26-27
- 4. 社会因素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27-28
- 五、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28-33
- (一) 农民自身层面28-29
- 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道德自律28
- 2.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教育能力28-29
- 3. 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国家的法律法规29
- (二) 农村层面29-31
- 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29
- 2. 转变农民文化观念29
- 3.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29-30
- 4.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30
- 5.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组织的作用30-31
- 6. 培养浓厚法治文化氛围31
- (三) 家庭层面31-32
- 1. 家庭要营造浓厚的法律意识氛围31-32
- 2. 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式32
- (四) 社会层面32-33
- 1. 优化社会主义法治环境32
-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32-33
- 3. 加强普法宣传的力度33
-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7
- Abstract37-39
- 附录139-41
- 附录2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秦汉;;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培养刍议[J];老区建设;2006年04期
2 赵庆鸣;孙苏云;;对农民法律意识状况的再认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魏明芹;王岩山;;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农民法律意识培育[J];内江科技;2007年12期
4 王刚;;论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之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王刚;;论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J];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欣堂;黄瑛;;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推进农村依法治理[J];广西农学报;2009年02期
7 来敏健;田萍萍;;论构建和谐农村进程中的农民法律意识[J];农业考古;2009年03期
8 陈方南;;论新农村视域下新型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J];理论学刊;2010年05期
9 曹慧玲;;浅析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10 辜晓丹;;论传统文化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庆立;;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青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重提高农民法律意识[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3 刘倩;谷旭;;论现时期农村法制建设——以桃园镇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为例[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兵 徐俊;农民法律意识中的认识误区[N];广西政法报;2000年
2 陈庆立;强化农民法律意识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N];中国信息报;2008年
3 记者 田玮;小心假种子欺农坑农[N];鞍山日报 ;2005年
4 吴尚福;建设“法制、稳定、和谐”新农村[N];新农村商报;2010年
5 特约撰稿 李珊珊;被忽略的中国农民法律意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6 杨永 本报记者;绥阳工商营造良好市场环境[N];遵义日报;2008年
7 记者 董小军 通讯员 张凯月;镇海一农民自建房酿坠楼惨剧[N];宁波日报;2012年
8 米萍;达旗法院多措并举服务农村秋忙[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鹏;增强依法治农意识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N];眉山日报;2008年
10 丛静 本报记者 于广祥;“小不忍则乱大谋”[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新型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法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8年
2 赵丹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问题考察与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象征;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霍文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婷;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和霖华;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7 黄晓敏;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法律意识调查[D];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
8 王丕琢;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思考[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李海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法律意识探析[D];江苏大学;2008年
10 杨晓伟;当代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教育问题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