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作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17 17: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作用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社会迅猛发展,互联网在社会上日益普及,我国使用网络的公民的数量急剧增长,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广泛和深入,也对我国政府权力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民网络监督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作为新兴的社会监督力量,对政府执政和政治生活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民主、法制意识的加强,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在不断高涨,涉及政府权力方面的内容也成为公民网络监督的重要部分,对政府公信力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网络监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我国公民网络监督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的网络监督的定义为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公民网络监督具有简单快捷、运作高效、安全隐秘等特点。监督一词由来己久,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监督理论基础上,借鉴西方监督理论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创立了我国的监督体系。 第二部分是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的正面效应。网络媒体改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使得人民大众和政府可以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政府通过网络收集民意,公民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网络舆论从而有利于监督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使。 第三部分是我国公民网络监督的缺点及对政府的消极影响。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存在着主客体不成熟、网络监督机制不健全、网络监督环境不完善等缺点和不足,影响着我国公民网络监督积极效应的发挥,对我国社会稳定、政府决策、政府公信力和领导者执政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消极影响。 第四部分是发挥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的积极作用。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存在一些缺点,制约了其正面效应的发挥,因此要从公民网络监督的不足入手,克服缺陷,提升网络监督主客体的素质、完善网络监督机制、优化网络环境,发挥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的积极作用。 网络的兴起为政府部门了解和掌握民情民意提供了一个便利的途径,改变了以前政务无法上通下达的困窘局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公民政治意识日渐提高,通过互联网更方便快捷地行使自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对政府权力行使的感受和建议。互联网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娱乐生活,更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途径,公民可以时时刻刻了解到国内外大事、进一步监督政府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关键词】:公民 网络监督 政府权力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我国公民网络监督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9-23
  • (一) 公民网络监督的含义9-13
  • 1. 公民网络监督的主体9-11
  • 2. 公民网络监督的客体11-12
  • 3. 公民网络监督的途径12-13
  • (二) 公民网络监督的特点13-16
  • 1. 简单快捷13-14
  • 2. 运作高效14-15
  • 3. 安全隐秘15-16
  • (三) 网络监督的相关理论基础16-23
  • 1. 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监督的理论16-18
  • 2. 中国共产党关于监督的理论18-21
  • 3. 西方国家相关监督理论21-23
  • 二、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的正面效应23-30
  • (一) 有利于保证政府决策科学23-26
  • 1. 重视民情民意23-24
  • 2. 制定科学决策24-25
  • 3. 提高决策人素质25-26
  • (二) 有利于保证政府执行坚决26-28
  • 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26
  • 2.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26-27
  • 3.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27-28
  • (三) 有利于保证政府监督有力28-30
  • 1. 提高政府监督透明度28
  • 2. 增强政府监督力度28-29
  • 3. 完善政府监督机制29-30
  • 三、我国公民网络监督的不足及对政府的负面效应30-38
  • (一) 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出现的问题表现30-34
  • 1. 网络监督主客体不成熟30-32
  • 2. 网络监督机制不健全32-33
  • 3. 网络监督环境不完善33-34
  • (二) 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的负面效应34-38
  • 1. 影响社会稳定34-35
  • 2. 影响政府决策35-36
  • 3.削弱政府公信力36-37
  • 4. 挑战领导者能力37-38
  • 四、发挥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积极作用38-44
  • (一) 提升网络监督主客体的素质38-40
  • 1. 规范公民有序网络参与38-39
  • 2. 提高政府网络事件处理能力39-40
  • (二) 完善网络监督机制40-41
  • 1. 加快网络监督制度化建设40-41
  • 2. 加大网络监督普及力度41
  • (三) 优化网络环境41-44
  • 1. 网络信息的管理42-43
  • 2. 网络群体的引导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马欣;;网络监督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党史文苑;2009年24期

3 徐秀勇;杨嘉;;网络监督、预防腐败以及政府应对[J];党政论坛;2009年09期

4 袁晓新;;网络监督——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5 吴玉英;;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对策[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袁子轩;;浅析网络监督[J];改革与开放;2011年11期

7 戴肖玉;;论网络反腐的现状与制度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3年07期

8 郭颖;;从“钓鱼执法”事件看公民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网络监督[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9 龙翔;;试论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监督[J];中国监察;2009年24期

10 李雪英;;浅析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章瑞;舆论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刘序明;网络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邵岗;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何正玲;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网络监督对政府权力制约作用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