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行政信访制度的挑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行政信访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救济制度,同时一种权力上下运行及相互监督的一种特殊机制,中国行政信访制度在发扬民主、了解民意、化解矛盾和提供决策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维护党群、政群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行政信访制度出现了问题和挑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信访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和所造成的影响已经突破了行政信访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原本行政信访制度设计是作为一种以政治参与为主和以行政救济、政治监督为辅,是作为司法救济的一种补充救济制度,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被民众视为救济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底线救济的司法救济,却被沦为第二选择。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信访与信访表达激烈化近年来并没有减少的迹象,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行政信访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同样也与社会主义法治不相符。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意识增强,利益诉求不断多元,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增多。行政信访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公民参与和利益协调的工具,在民众表达和利益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传统的强人治、弱法治的观念和实际的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之下,民众在利益受损时,往往不是通过司法途径来寻求问题的解决,而是寻求通过信访这一具有很大随意性和人治色彩的方式来解决。2004年甚至被专家学者称之为“信访洪峰”的到来。在当前,虽然官方统计数据表明有所下降,但有关负责人仍表示我国的信访仍在高位运行。大量的民众诉求集中于信访部门,这不仅加大了信访部门的压力,也无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甚至信访制度的一些不足起到了一些反作用,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本是作为矛盾化解的调节器,现在却变成了增压阀。因此,需要在对当前我国信访的整体状况、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理清信访制度的功能的情况之下,对行政信访制度进行准确定位,对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本文主要着力于从行政信访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纵横比较,阐明中国行政信访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分析现今中国行政信访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经验教训,行政信访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的对行政信访与行政信访制度进行相关的内涵分析,为接下来的问题讨论做一个内涵界定。然后再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作为制度设计者初衷的行政信访功能之所在,与实际行政信访功能出现相关的偏差进行比较,以此发现中国的行政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在一件典型性的上访性事件中,出现的各方利益博弈的情况,分析各方群体在博弈活动中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第三部分注重论述当前我国行政信访制度存在的困境,以此对现在中国的行政信访制度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分析导致困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从行政信访制度的视角看看待当前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是在第三部分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中国行政信访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本文首先进行相关研究者对行政信访问题改革讨论的相关观点进行研究讨论,概况主要的两种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宏观的改革方案,为具体步骤的实施定下一个基调。对如何优化行政信访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创新中国的行政信访制度,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在法制化的轨道上加强中国的行政信访制度建设才是中国行政信访制度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行政信访 政治制度 权利 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7
- 一、 研究的缘起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4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2-14
- (二)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4
- 三、 研究思路14-15
- 四、 研究方法15-16
- 五、 可能的创新与难点16-17
- (一)可能的创新16
- (二)难点16-17
- 一、 我国行政信访制度的概述、17-25
- (一)行政信访制度的相关内涵分析17-18
- 1、 行政信访的内涵17-18
- 2、 行政信访制度的内涵18
- (二)我国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18-22
- 1、 政治参与19-20
- 2、 民主监督20-21
- 3、 权利救济21
- 4、 社会安全阀21-22
- (三)新形势下的行政信访特点22-25
- 1、 上访量大,涉及面广22
- 2、 非制度化上访增多22-25
- 二、 行政信访工作中各方利益博弈分析25-37
- (一)一起动拆迁上访事件分析——以苏州 T 事件为例25-27
- (二)行政信访过程中的博弈分析27-31
- 1、 制度化上访的博弈分析27-28
- 2、 非制度化上访的博弈分析28-31
- (三)当前行政信访博弈困境的表现分析31-37
- 1、 行政信访机构权责不一31-32
- 2、 基层政府事权过剩、财权太弱32-34
- 3、 官权过剩,民权太弱34-35
- 4、 行政信访中的人治与法治的困境35-37
- 三、 行政信访博弈困境根源分析37-44
- (一)行政信访博弈困境根源探究37-38
- (二)行政信访博弈困境中制度缺失表现分析38-44
- 1、 行政信访制度内在缺陷38-40
- 2、 制度支撑的缺失40-44
- 四、 行政信访制度的完善44-52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45-46
- (二)改革信访制度,建立统一的信访格局46-48
- 1、 建立统一的行政信访机构46-47
- 2、 行政信访制度自身程序性改革完善47-48
- (三)加强配套体制建设,提供行政信访制度支撑48-52
- 1、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司法体制改革,树立司法权威48-49
- 2、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49-50
- 3、 加大行政复议作用发挥50
- 4、 加大其他救济方式的作用发挥力度50-51
- 5、 完善行政信访代理制51-52
- 总结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7-58
- 后记58-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浦劬;;以治理民主实现社会民生——我国行政信访制度政治属性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李云清;试论党和国家信访制度的改革[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3 陈亚平;情·理·法:礼治秩序[J];读书;2002年01期
4 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张友直,李世源;“依法治访”与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朱最新;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2006年02期
7 李涛;;法治视野下对信访功能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8 王雪莲;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刘武俊;信访呼唤制度创新[J];记者观察;2002年07期
10 王丽英;杨翠芬;;论信访程序的完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淼 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于建嵘研究员;[N];中国改革报;2004年
2 邓聿文;[N];学习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娜;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田先红;息访之道[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行政信访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1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