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17-04-24 23:07
本文关键词: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执政方式,是指执政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方法、形式的总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执政地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掌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4年,前后仅6年多时间里,列宁作为俄共(布)的领导人面对俄共(布)由领导革命斗争的“革命党”向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的转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围绕俄共(布)执政方式问题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探索。 本文将列宁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苏维埃政权初期,即十月革命胜利至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这一时期,列宁试图让所有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指出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并主张俄共(布)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第二阶段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即1918年国内战争爆发至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这一时期,由于受苏俄落后的文化水平制约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由“人民管理国家”让位给“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多党联合执政”转变为俄共(布)“一党执政”,党内则实行“极端集中制”,国家和社会的权力向俄共(布)集中。第三阶段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即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至列宁生命晚期。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并相继爆发了严重的农民骚乱。这促使列宁对共产党执政方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做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决议,提出要明确党政职责、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并继续发扬党内民主、用“工人民主制”代替“极端集中制”,实现了从政令、号令式领导方式向遵守革命法制的转变等。 每一阶段列宁对俄共(布)执政方式的探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先河,无论对以后苏共还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执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我国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列宁 共产党 执政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前言8-14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8-10
- 二、研究现状10-12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14-21
- 一、试图让所有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14-17
- (一) 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14-15
- (二) 列宁对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管理国家的探索15-17
- 二、“多党联合执政”的短暂实践17-21
- (一) “多党联合执政”的思想形成的背景18
- (二) “多党联合执政”遵循的原则18-19
- (三) “多党联合执政”的表现19-21
- 第二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关于“政党指挥型”直接执政的思想21-32
- 一、“人民管理国家”让位给“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21-24
- (一) “人民管理国家”让位给“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必然性21-22
- (二) “人民管理国家”让位给“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的体现22-24
- 二、“多党联合执政”转变为俄共(布)“一党执政”24-26
- (一) “多党联合执政”思想转变原因24-25
- (二) 一党执政的确立25-26
- 三、党政一体化的执政方式26-29
- (一) 实行党政一体化的原因26-27
- (二) 党政一体化的表现27-29
- 四、党内实行“极端集中制”29-32
- (一) 组织上的“极端集中制”29-30
- (二) 工作方法上的“战斗命令制”30
- (三) 权力向党的中央和党的领袖集中30-32
-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党的执政方式科学化的思想32-50
- 一、以党代政到党政职能分开32-40
- (一) 以党代政的弊端32-34
- (二) 明确党政职责,实现党政职能分开34-35
- (三) 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35-40
- 二、“工人民主制”代替“极端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40-47
- (一) 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40-41
- (二) 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41
- (三) 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41-42
- (四) 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42-44
- (五) 强化党的集体领导制度44-47
- 三、从政令、号令式领导方式向遵守革命法制原则的转变47-50
- (一) 坚持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47-48
- (二) 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48-50
- 第四章 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当代意义50-62
- 一、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地位50-52
- (一)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先河50-51
- (二) 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局限性51-52
- 二、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启示52-62
- (一) 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52-53
- (二) 坚持和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3-55
- (三) 正确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实行党政分开55-57
- (四) 把握规律,与时俱进,科学执政57-58
- (五) 加强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民主执政58-60
- (六)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执政60-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8
- 读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崎;;中国与西方国家党政关系比较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4期
2 刘明华,王克群;列宁关于执政考验的思考及其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张新平;喻问琼;;论列宁时期苏联共产党执政体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俞良早;论列宁巩固俄共(布)执政地位的重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列宁探索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2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