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良法视角下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审视

发布时间:2017-04-27 14:00

  本文关键词:良法视角下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新《立法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是我国立法工作的终点,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立法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良法之治”的命题,不仅为我国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是立法学界所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正是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对我国立法工作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讨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立法以及良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立法是特定主体按照法制化的程序设计从事有关法律的订立、修改、废止等活动,从立法概念上说,立法要求形式上的正义。立法活动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宗教与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社会国情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了立法具有“良”、“恶”之分。立法要求实体上的正义,良法理论对立法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做好立法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坚持良法思想的指导,就是要将良法理论的良性化,演绎成立法实践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第二章对我国立法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立法民主化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立法的意识不强,公民的立法提案权受到限制,听证制度不完善这三方面。我国民主机制不健全应当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立法科学化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立法理论系统化、深入化研究缺失,立法体制以及立法机制不健全,立法程序不完善,立法技术不成熟。立法存在的问题从深层次来说应归因于我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民主立法的气息,具体表现在党政关系界限模糊不清;人大自身建设薄弱是出现立法问题的内在原因;民众参与立法的意识淡薄也是影响立法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三章良法视角下立法工作的完善。通过对西方法治国家立法经验的借鉴,探寻解决我国立法问题的方法。本文认为实现我国立法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就必须在完善我国的立法体制、立法机制、立法程序以及立法技术四个方面作出努力。立法体制关系到立法权的配置以及立法权限的界定等问题,立法机关应以宪法为原则明晰各立法主体的权力界限,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立法权。立法机制就是将立法过程法制化、制度化,立法机制包括立法的民主立法机制、立法的评估机制、立法的公开机制以及立法的监督机制;立法程序是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尊循的立法制度,完善的立法程序是良法有关形式正义的内在要求,完整的立法程序应从立法规划开始,确保立法工作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有法可依;立法技术是立法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完善我国的立法技术就是在立法的准备阶段,运用立法技术做好立法预测、立法规划以及立法准备工作;在正式立法阶段,运用立法技术做好对法案的说明,了解矛盾双方的争议焦点,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化解矛盾,从而促进法案的通过;在立法完善阶段,通过一定的立法技术及时发现立法缺点,然后收集资料适时对法律进行调整;在立法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立法技术做好立法评估以及信息反馈工作。
【关键词】:良法 立法工作 法治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三) 论文写作框架14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16-26
  • (一)立法的概念16-20
  • 1. 法的概念16-17
  • 2. 立法的概念17-18
  • 3. 与立法相关的理论18-20
  • (二) 良法的概念及标准20-23
  • 1. 良法概念20-21
  • 2. 良法的标准21-23
  • (三) 立法与良法的关系23-26
  • 1. 良法是立法的目的23-24
  • 2. 立法是良法的手段24-26
  • 二、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26-41
  • (一) 立法存在的问题26-37
  • 1. 立法体制不完善26-29
  • 2. 立法机制不健全29-33
  • 3. 立法程序不规范33-34
  • 4. 立法技术不科学34-37
  • (二) 我国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7-41
  • 1. 人大自身建设薄弱是造成立法问题的内在原因37-38
  • 2. 党政关系界限模糊是造成立法问题的外部因素38-39
  • 3. 立法意识淡薄是造成立法问题不可忽视的原因39-41
  • 三、良法视角下立法工作的完善41-51
  • (一)完善我国立法体制41-42
  • 1. 解决违宪论证问题41-42
  • 2. 保障地方立法质量42
  • 3. 健全备案审查制度42
  • (二) 健全我国立法机制42-47
  • 1. 完善我国民主立法机制42-45
  • 2. 健全立法激励机制45
  • 3. 建立健全立法评估机制45-46
  • 4. 完善立法监督机制46-47
  • (三) 规范我国立法程序47-49
  • 1. 完善立法规划的编纂程序47
  • 2. 完善法规起草程序47
  • 3. 完善法规草案的审议程序47-48
  • 4. 健全常委会的审议制度48
  • 5. 完善立法表决制度48-49
  • (四) 提高我国立法技术水平49-51
  • 1. 立法技术规范制度化49
  • 2. 规范立法语言制度化49-50
  • 3. 立法队伍建设制度化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6
  • 后记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俊;现代立法程序的价值体系初论[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2期

2 苗连营,宋雅芳;立法程序的功能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刘武俊;现代立法程序的价值体系[J];东南学术;2001年01期

4 刘武俊;论现代立法程序的品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2期

5 刘武俊;立法程序的法理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孙潮,徐向华;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3年05期

7 ;《银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进入立法程序[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3期

8 宋新海;;推进地方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地方立法程序”理论研讨会综述[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9 张文静;;论正当立法程序的判断标准[J];世纪桥;2009年15期

10 雷珉;;欧盟立法程序中的“共同决定”[J];中国人大;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雪墨;国家总局发布立法程序规定[N];中国医药报;2013年

2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刘武俊;立法程序的民主性与公开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记者 李保林 通讯员 王艺园 实习生 梅岚峤;《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促进条例》进入立法程序[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媛;尽快启动城市管理立法程序[N];法制日报;2013年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立法程序规定[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记者 高柱;四川:200余公民立法选题仅一件进入立法程序[N];工人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佳 王玉姗;“单独两孩”政策进入立法程序[N];四川日报;2014年

8 记者 刘亚辉;部分民生议案有望进入立法程序[N];河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 谢靓;灾后重建应完善立法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红艳;立法程序存在问题[N];农资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法丽娜;法制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梅;欧盟立法程序中的协调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陈昊;良法视角下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志刚;理性立法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纯;民族自治法规立法程序存在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5 殷晓彤;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6 潘霞;地方立法程序科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周欣;我国立法程序的过滤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许秀姿;立法程序民主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戴少一;论地方立法程序及其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10 于文静;利益妥协立法目标下的立法程序探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良法视角下对我国立法工作的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0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