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生态文明入宪视阈下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论

发布时间:2021-08-30 03:38
  国家生态安全的维护亟待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与生态文明入宪作为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两个基本支撑点,是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从政治性与法治性角度得以诠释和推行的关键,也是中国问题立场指导之下的彰显,二者各具特色和功能。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既要明确理念指引,也要把握原则遵循,更要重视制度实施,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实践层面的短板和理论层面的难题。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20,4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宪法与法律规范中的生态安全
    (一)现行宪法规范对生态安全的法理支撑
        1. 夯实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义务的正当性基础
        2. 推动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义务角色的时代性转变
        3. 促进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合宪性解释的制度性贯通
        4. 彰显国家生态安全维护高位阶目标的层次性表达
    (二)《国家安全法》对生态安全的规范表达
        1. 对宪法中抽象化的国家安全规范之具体诠释
        2. 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与相关生态规范之整合界定
二、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建构
    (一)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理念指引
        1. 理解宪法确认的领导力量
        2. 重视生态安全维护的相关因素
    (二)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原则遵循
        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2. 坚持生态安全法治与人民安全的紧密结合
        3. 坚持生态安全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同步推进
        4. 坚持生态安全法治与宪法实施的高度融合
        5. 坚持生态安全法治与其他部门法治的理性借鉴
        6. 坚持“生态”建设与“安全”维护的双轨驱动
    (三)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的制度实施
        1. 生态安全法治的制度结构
        2. 生态安全法治的制度内容
        3. 生态安全法治的规范运行
三、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建构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层面的应对短板
        1. 生态安全事件的识别与处置的制度性欠缺
        2. 生态安全事件治理措施的系统性不足
        3. 生态安全事件应对过程的参与性不够
    (二)理论层面的现实难题
        1.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衔接性问题
        2. 宪法生态文明条款的深层次法理支撑问题
        3. 生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内部局限和外部挑战问题
四、代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构建[J]. 张文显.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2]党内法规“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的界分与融合[J]. 邹东升,姚靖.  探索. 2019(05)
[3]论《国家安全法》的基本法律属性[J]. 杨宗科.  比较法研究. 2019(04)
[4]当代中国的规范体系:理论与制度结构[J]. 刘作翔.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7)
[5]新时代中国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六个向度[J]. 李林.  法学研究. 2019(04)
[6]国家任务变迁与环境宪法续造[J]. 杜健勋.  清华法学. 2019(04)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安全观研究[J]. 方世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8]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研究[J].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2019(03)
[9]生态文明入宪及其体系性宪法功能[J]. 张震.  当代法学. 2018(06)
[10]中国宪法的环境观及其规范表达[J]. 张震.  中国法学. 2018(04)



本文编号:3371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71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