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研究
本文关键词:宏观调控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宏观调控法当中,其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调控主体是行使宏观调控“权力”的主体,而受控主体则是行使经营“权利”的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这两方主体并不是相安无事的和平共处,而是各自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相应的理性行为,发生着博弈关系。就总体而言,拥有强大的国家宏观调控权的调控主体往往在博弈中处于强势,而广大受控主体则处于弱势。在我国过去的宏观调控法的研究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受控主体权利保护问题,长期以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诚然,宏观调控权作为一项国家公权力,其本身也具有扩张性、侵蚀性,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政府的理性也是有限的,同样具有“经济人”的本性。政府本身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偏好,并不总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行事。事实上,受控主体正当权利受损的最大威胁正是来自于调控主体调控权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权保护的日益深入,在更大程度上强调对权利的重视和保障,以及对权力的限制和约束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这也正是本文选择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的受控主体的权利保护问题作为研究方向的初衷。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一般法理论和经济法理论两个视角分析了了受控主体正当权利应受保护的理论依据。在一般法理论上,权利是权力的本源,权力的存在和行使都应当是为权利的保障和实现而服务的。从经济法理论上看,一方面保障受控主体权利、规制调控主体权力是宏观调控法作为法所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另一方面,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出发,分析了经济法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同时并未排斥对个体利益的保护。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是对民商法“个体本位”的扬弃。该部分旨在论证受控主体正当权利受保护的正当性。第二部分,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原初性。本章从这个角度演绎出宏观调控法关系的两方主体。本部分的核心是分析受控主体的具体类型,主要包括自然人、企业和社会中间层;从权利存在的三种形态概括受控主体的应有权利和法定权利;分析了受控主体权利的权能。此外,还简要地分析了宏观调控权的特征和内容。此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要对宏观调控主体的权力和受控主体的权利进行认识,为下文探讨宏观调控权的法治化和受控主体权利的现实化作好铺垫。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受控主体权利受损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宏观调控措施的不当制定、宏观调控措施的恣意变动以及宏观调控措施的不当执行是受控主体权利受损的主要表现形式。权利保障的理念资源匮乏、我国宏观调控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政府的非理性调控以及受控主体权利救济机制的缺失是受控主体权利受损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路径及法律对策。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路径简单而言就是宏观调控权的法治化和受控主体权利的现实化。相应地,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法律对策也就分为两个部分,即宏观调控权法治化的法律对策和受控主体权利现实化的法律对策。详言之,一方面要运用法制化的制度安排,使宏观调控权的配置明确化、行使正当化、运行受监督;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与完善受控主体权利现实化的参与机制、建立受控主体权利的救济机制、完善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来落实受控主体权利的现实化。
【关键词】:宏观调控 受控主体 权利保护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理论依据10-15
- 一、一般法理论——以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为视角10-11
- 二、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经济法理论依据11-14
- (一)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功能——规制权力保障权利11-13
- (二) 保护个体利益是经济法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13-14
- 三、本章小结14-15
- 第二章 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主体及其权利15-29
- 一、对现有法律关系主体理论的扬弃15-17
- (一) 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原初性分析15-16
- (二) 社会原初状态下的法律关系主体——人和人的组合体16-17
- 二、宏观调控法律关系的主体17-21
- (一)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的调控主体17-19
- 1、调控主体的概念及其特征17-18
- 2、调控主体的权力18
- 3、宏观调控权的内容18-19
- (二) 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的受控主体19-21
- 1、受控主体的概念及其特征19-20
- 2、受控主体的类型20-21
- 三、受控主体的权利21-27
- (一) 权利存在的三种形态略说21-23
- 1、应有权利22
- 2、法定权利22-23
- 3、现实权利23
- (二) 受控主体的权利内容23-26
- 1、受控主体的应有权利23-25
- 2、受控主体的法定权利25-26
- (三) 受控主体权利的权能26-27
- 1、受控主体权利的防御权能与调控主体的消极义务26-27
- 2、受控主体权利的受益权能及调控主体的积极义务27
- 3、受控主体权利的救济权能27
- 四、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受控主体权利受损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分析29-35
- 一、受控主体权利受损的表现形式29-31
- (一) 宏观调控措施的不当制定而受损29
- (二) 恣意变动宏观调控措施而受损29-30
- (三) 调控措施执行失当对受控主体权益的损害30-31
- 二、受控主体正当权利受损的原因分析31-34
- (一) 权利保障的理念资源匮乏31-32
- (二) 我国宏观调控产生的历史特殊32
- (三) 政府的非理性调控32-33
- (四) 受控主体权利救济机制的缺失33-34
- 三、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路径及对策35-49
- 一、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的路径分析35-38
- (一) 宏观调控权的法治化35-36
- (二) 受控主体权利的现实化36-38
- 1、受控主体应有权利的法定化37
- 2、受控主体权利的实有化37-38
- 二、受控主体权利保护的法律对策38-48
- (一) 宏观调控权规制的法律对策38-42
- 1、通过法律规范宏观调控权的配置38-40
- 2、采取法律措施促进宏观调控权正确行使40-41
- 3、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权运行的监督机制41-42
- (二) 受控主体权利现实化的法律对策42-48
- 1、建立与完善受控主体权利现实化的参与机制42-44
- 2、建立受控主体权利的救济机制44-47
- 3、完善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47-48
- 三、本章小结48-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谢辞53-54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琨;;浅议宏观调控中调控主体信用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杨秋宝;宏观调控中的时滞、预期与博弈[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庭萍;;区域经济法调控主体结构性探析——基于宏观调控法制化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2期
4 胡丹丹;;论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规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5 胡丹丹;;论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规制[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周昌发;;金融调控主体法律责任机制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尹文书;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中政府的主导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4期
8 刘俊,曹彦;宏观调控主体与行政主体之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李清华;;浅议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责任[J];商业经济;2009年05期
10 朱玉玲,杨亚敏;加强集体主义原则实践的主要对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正加;盐城明确经信委为节能限电调控主体[N];华东电力报;2010年
2 林桂榛 房尚文;加强对社会的道德调控[N];光明日报;2001年
3 河南信阳师院 朱四倍;预算外财政膨胀贻害无穷[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辉;论我国税收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5年
2 黄威;宏观调控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3 肖喜连;论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规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曹璐;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法律规制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朱仁健;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法学思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林小红;论创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促进法[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宏观调控受控主体正当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