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4 11:03

  本文关键词: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涉及了政治学领域和行政学领域,属于政治伦理的范畴。政府公信力从“信”字出发,集中反应了政府通过行使职权进行社会管理,从而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信任感。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重要目标。本文以“理念、制度、行为”——政府公信力的三大构成要素为主线,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和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具体实际,探索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现实路径。本文采用“总——分”的行文结构,主要分五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首先对政府公信力进行概述。主要阐述政府公信力的概念解读及其构成要素和主要特点;阐述了包括“社会契约理论”、“责任政府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内的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明确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现状。首先肯定了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的基本成效,奠定了未来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坚实基础;其次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行政理念上的偏差、行政制度上的不完善以及公务人员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以上问题的成因。 第三部分:从行政理念角度出发探索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强化“求真务实”的责任意识。 第四部分: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探索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提出健全行政法治建设为基础,以民主决策、信息公开、责任追究为着眼点完善行政管理制度,落实民主监督作保障,综合科学评价政府绩效,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五部分:从规范公务人员行为角度出发探索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即加大反腐力度,依法严惩腐败行为,从干部人事制度出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行政理念 制度体系 政府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政府公信力概述10-20
  • (一) 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10-14
  • 1、政府公信力的概念10-11
  • 2、政府公信力的构成要素11-13
  • 3、政府公信力的主要特点13-14
  • (二) 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14-18
  • 1、社会契约理论15-16
  • 2、责任政府理论16
  • 3、“以人为本”的思想16-18
  • (三) 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意义18-20
  • 1、有利于强化政府的政治合法性18-19
  • 2、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和工作能力19
  • 3、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号召力19-20
  •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分析20-28
  •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的成效20-24
  • 1、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政府公信力的物质基础20-22
  • 2、行政法治建设进步提供了政府公信力的法律保障22-23
  • 3、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促进了政府公信力建设23-24
  • (二) 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4-28
  • 1、政府诚信和服务意识欠缺24-25
  • 2、政府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合理25-26
  • 3、政府责任机制缺失26-27
  • 4、权力腐败现象削弱政府公信力27-28
  • 三、树立正确行政理念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28-33
  •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9-30
  • 1、破除“官本位”意识的影响29-30
  • 2、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30
  • (二) 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30-31
  • 1、清醒认识失信于民的危害31
  • 2、培育政府工作的诚信意识31
  • (三) 强化“真抓实干”的责任意识31-33
  • 1、破除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32
  • 2、注重工作实效32-33
  • 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环节33-43
  • (一) 积极推行依法行政33-35
  • 1、加强行政立法33-34
  • 2、改善行政执法34-35
  • 3、完善执法监督35
  • (二) 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35-38
  • 1、落实科学民主决策制度35-36
  • 2、推行政务公开制度36-37
  • 3、实行责任评估、追究制度和失信补救制度37-38
  • (三) 全面落实监督制约机制38-41
  • 1、确保人大监督的实效38-40
  • 2、完善政府的自我监督机制40
  • 3、拓宽民主监督渠道40-41
  • (四) 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政府公信力41-43
  • 1、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42
  • 2、完善评估主体42-43
  • 3、注重评估结果反馈和分析43
  • 五、加大反腐力度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43-48
  • (一) 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自我教育44-45
  • 1、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44
  • 2、公务人员要树立政治责任感44-45
  • (二) 科学进行权力配置,完善干部人事制度45-47
  • 1、科学进行权力配置45-46
  • 2、完善干部管理制度46-47
  • (三) 依法严惩腐败行为47-48
  • 1、推进反腐立法47
  • 2、严格执法惩治腐败行为47-48
  • 结束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政府公信力问题探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陈潮生,巫元清;政府失信的主要表现及化解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3 程鹏;;从提高政府能力的角度塑造政府权威[J];沧桑;2007年06期

4 杨勇;;公民参与:我国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应有之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德国;蔡晶晶;;当代西方政府信任危机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刘仕博;;关于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军;政府信用缺失与政府信用建设[J];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04期

8 余玉花;诚信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龚维斌;社会结构调整与反腐败[J];江淮论坛;2004年01期

10 冉冉;;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七届全球政府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佳琳;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刘超;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与公信力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吴春;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韩贤良;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雷水秀;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黄菊;绩效理念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90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b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