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1:02
本文关键词:中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启动以来,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轨道。但是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作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仍然不甚规范与完善,,存在着许多缺陷与不足,许多干部官员在接受行政问责之后,并没有通过明确的法定复出程序,短时间内就迅速复出、悄然复出,而这些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广泛引起了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不断质疑。这与构建责任政府、民主政府的目标是相背而驰的,降低了行政机关的公共信用力度。所以,这就需要构建详细、民主、法制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来规范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运行与实施。 通过分析中外学术界对问责官员复出问题的研究情况,阐述了行政问责制及官员复出机制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并从必要性层面分析了研究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现实意义。从我国现实中具体的问责官员复出实践着手,在概述我国行政问责官员非正常复出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具体论述了官员复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复出原因缺乏明确性、复出时间缺少规定性、复出政务不具透明性、违规复出现象具有频发性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导致失范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包括复出过程中责任意识薄弱、法律保障不健全甚至缺失、复出机制具体架构不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缺乏四个方面。随后尝试提出了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构建路径,从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两个方面来保障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良好环境,从原则、条件、期限、职位与程序五个方面对问责官员复出过程进行规制,初步设计出官员复出机制的具体架构及运行模式,并从官员复出的跟踪考评制度、复出回应制度、监督制约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四个方面介绍了官员复出相关配套制度的主要内容。从而来构建一套全国统一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官员复出制度体系,来保障与完善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科学运行与实施。
【关键词】:行政问责 官员复出机制 复出程序 外部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导论11-21
- 1.1 问题提出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7-21
- 1.4.1 研究内容17-19
- 1.4.2 研究方法19
- 1.4.3 创新点19-21
- 第2章 行政问责制及官员复出机制的相关理论21-28
- 2.1 行政问责制和官员复出机制的概念界定21-23
- 2.1.1 问责制的概念21-22
- 2.1.2 行政问责制的概念22
- 2.1.3 复出的概念22-23
- 2.1.4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定义23
- 2.2 行政问责制及官员复出机制的理论基础23-25
- 2.2.1 人民主权理论23-24
- 2.2.2 法治政府理论24
- 2.2.3 责任政府理论24-25
- 2.3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25-28
- 2.3.1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内在要求25
- 2.3.2 优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选择25-26
- 2.3.3 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客观需要26
- 2.3.4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26
- 2.3.5 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要求26-28
- 第3章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8-38
- 3.1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现状28-30
- 3.2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0-33
- 3.2.1 问责官员复出原因缺乏明确性30-31
- 3.2.2 问责官员复出时间缺少规定性31
- 3.2.3 问责官员复出政务不具透明性31-32
- 3.2.4 问责官员违规复出现象具有频发性32-33
- 3.3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失范的原因分析33-38
- 3.3.1 官本位思想影响且责任意识薄弱33-34
- 3.3.2 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制度缺失34-35
- 3.3.3 复出机制的具体架构不健全35-36
- 3.3.4 复出的相关配套制度缺乏36-38
- 第4章 完善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路径探析38-54
- 4.1 塑造责任意识主导的行政环境38-40
- 4.1.1 建设责任政府,加强行政伦理建设38-39
- 4.1.2 培养责任理念,提高官员的责任行政意识39-40
- 4.2 完善官员复出的法律环境40-41
- 4.2.1 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可行性官员复出规范40
- 4.2.2 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法律环境40-41
- 4.3 官员复出机制的具体架构及其运行41-48
- 4.3.1 官员复出的基本原则41-42
- 4.3.2 官员复出的条件限制42-45
- 4.3.3 官员复出的期限设计45
- 4.3.4 官员复出的职位设置45-46
- 4.3.5 官员复出的程序设计46-48
- 4.4 健全官员复出机制的相关配套制度48-54
- 4.4.1 建立官员复出的跟踪考评制度48-49
- 4.4.2 构建问责官员的复出回应制度49-50
- 4.4.3 完善官员复出的监督制约制度50-52
- 4.4.4 健全官员复出的公众参与制度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被问责去职官员复出的判断标准和条件[J];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2 陈s鷖
本文编号:393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9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