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21:17

  本文关键词: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过60多年的曲折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监督体制,监督主体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政协及各民主党派、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我国社会组织数量众多、层次各异、业务范围广泛,本应成为行政监督的重要主体,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水平依然不高。因此,为充分激发社会组织作为行政监督主体的活力,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必须探索出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开展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拓宽SEM的应用范围,丰富行政监督领域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的监督主体活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利于为推进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实践提供理论建议。基于SEM分析的主要步骤和特点,本文将首先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提出关于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并构建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影响因子的概念模型;然后,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德尔菲法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提出各研究变量的测量条款,将概念模型发展为理论模型。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模型的拟合与评估,并根据相关指标适度修正模型,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根据SEM分析结果和访谈调查结果,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首先,要增强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提高社会组织合作水平,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激发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其次,要提高行政监督的法治水平。保障法律实施,巩固法制基础,贯彻法治精神。再次,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政府被监督意识,建立政府权力清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复次,要引导公民政治参与。规范公民政治参与行为,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利,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最后,要改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增进了解互信,优化协调机制,更新关系观念。
【关键词】:社会组织 参与 行政监督 优化对策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9;D63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17-18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8-19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主要内容18-19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9-25
  • 1.4.1 研究方法19-24
  • 1.4.2 创新点24-25
  • 第2章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理论分析25-34
  • 2.1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内涵25-27
  • 2.1.1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概念界定25-26
  • 2.1.2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主要特点26-27
  • 2.1.3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基本原则27
  • 2.2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27-30
  • 2.2.1 公民参与理论27-29
  • 2.2.2 有限政府理论29-30
  • 2.3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必要性30-32
  • 2.3.1 有利于增强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力30-31
  • 2.3.2 有利于延伸行政监督的广度、深度和长度31
  • 2.3.3 有利于优化行政监督体制的权利监督机制31-32
  • 2.3.4 有利于健全行政监督体制的安全保障机制32
  • 2.4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可行性32-34
  • 2.4.1 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创造了机遇32
  • 2.4.2 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32-33
  • 2.4.3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物质基础33-34
  • 第3章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34-59
  • 3.1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表现形式34-35
  • 3.2 构建概念模型35-36
  • 3.2.1 研究假设35-36
  • 3.2.2 概念模型36
  • 3.3 问卷设计、调查与分析36-44
  • 3.3.1 研究变量的测量36-39
  • 3.3.2 调查问卷的设计39
  • 3.3.3 样本特征的描述39-40
  • 3.3.4 调研数据的检验40-44
  • 3.4 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44-55
  • 3.4.1 理论模型44-45
  • 3.4.2 模型分析与修正45-54
  • 3.4.3 假设检验结果54-55
  • 3.5 访谈调查55-59
  • 3.5.1 访谈提纲的设计56
  • 3.5.2 访谈对象的特征56-57
  • 3.5.3 访谈结果的总结57-59
  • 第4章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59-67
  • 4.1 增强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59-61
  • 4.1.1 提高社会组织合作水平59-60
  • 4.1.2 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60
  • 4.1.3 激发社会组织的主动性60-61
  • 4.2 提高行政监督的法治水平61-62
  • 4.2.1 保障法律实施61
  • 4.2.2 巩固法制基础61-62
  • 4.2.3 贯彻法治精神62
  • 4.3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62-64
  • 4.3.1 增强政府被监督意识62-63
  • 4.3.2 建立政府权力清单63
  • 4.3.3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63-64
  • 4.4 引导公民政治参与64-65
  • 4.4.1 规范公民政治参与行为64
  • 4.4.2 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权利64
  • 4.4.3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意识64-65
  • 4.5 改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65-67
  • 4.5.1 增进了解互信65
  • 4.5.2 优化协调机制65-66
  • 4.5.3 更新关系观念66-67
  • 总结与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2-73
  • 附录一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影响因子调查问卷》73-75
  • 附录二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影响因子访谈提纲(政府版)》75-76
  • 附录三 《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影响因子访谈提纲(社会组织版)》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日 ,马耀红 ,曲文忠;市(县)乡基层政权加强行政监督工作的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景凤启;论加强新形势下的行政监督[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3 郭远红,王宇;我国行政监督工作现状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古丽娜尔·尼娅孜;强化行政监督 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J];实事求是;2002年03期

5 姚尚建;网络行政与行政监督[J];行政与法;2002年10期

6 张贝尔,王琳琳;浅析行政监督[J];行政与法;2003年12期

7 夏军;中外行政监督体系的比较及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8 房雨;影响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冯文彬;我国当前行政监督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前沿;2005年07期

10 仵希亮,郭静安;行政监督浅析[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杜;;加强行政监督,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闫建;;健全行政监督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荣华;;试论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放波;;我国行政监督的问题及对策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伟萍;;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的若干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尤光付;王倩;刘丁芳;;论县政府行政监督的架构、缺陷和改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凯伟;毛星芝;;行政监督实效评估:现状、问题、对策[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8 王凯伟;周波;;地方政府行政监督实效测评体系研究[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一卷)[C];2009年

9 李凤华;;试论行政监督的作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董国良;;试论非国家机关行政监督的作用及完善的途径[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想廷;加强行政监督 确保依法行政[N];广西日报;2004年

2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魏英秀;让行政监督“硬”起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张波;我省启用行政监督证[N];陕西科技报;2009年

4 程维荣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施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生;澳门行政监督制度的落实及完善[N];上海法治报;2014年

5 申智军【晋·太原市】;行政监督和政务公开[N];人民代表报;2001年

6 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 孙伟;浅析行政监督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7 市政协相关委员会 提供 本报记者 董晓勋 整理;政协委员建言规范行政监督行为[N];长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玉石;加强行政监督 建设法治政府[N];延边日报;2007年

9 安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强化行政监督 建设法治政府[N];安康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秦华;我省首次发放依法行政监督证[N];陕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凯伟;行政监督实效的评估及其改进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崔剑仑;论当代中国行政监督[D];吉林大学;2004年

3 尤光付;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素梅;论主体意义的行政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宇涛;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完善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扈琴吉;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陈思;我国乡镇行政监督实效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4 左雅洁;行政监督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罗鸽希;行政监督实效提升的保障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6 黎国东(Le Quoc Dong);越南人民议会的行政监督职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欣;网络“微平台”条件下的行政监督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8 焦娇;法治视角下完善行政监督的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刘广富;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王海斌;行政监督多元主体间协同生成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组织参与行政监督的优化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22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