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2 16:01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迅速上升,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城市化是基于国家视角下的城市化,城市化的进程主要由国家主导,因而产生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矛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只是国家主导的城市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之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急需扩张城市空间和扩建城市设施,征地和拆迁问题无法回避。近年来我国因拆迁问题引发的矛盾数量激增,矛盾的程度有所激化,矛盾的表现形式多样,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农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如果我们一味忽视农民的抵制和利益诉求,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城中村拆迁矛盾的根源,并不在于某一项具体的制度,而是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社会和经济安排,并涉及到了社会分配的权利和义务问题。造成拆迁矛盾的因素有多种,土地问题是无疑是拆迁矛盾的中心一环。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启时间较晚,长期滞后的城市化需要大规模投资才能扩张城市空间和扩建城市设施,国家主导的土地资本化之路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除去土地制度,对拆迁矛盾有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拆迁补偿制度不合理,基层民主自治缺失,城乡二元结构分治以及农民的起居生活习惯等。从积极因素来看,市场经济和法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发达,公民意识觉醒和公民法律意识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矛盾的发生。 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是解决拆迁矛盾的根本之道。从经济安排上讲,土地制度应做出调整,使得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实现同地同权;构建合理的拆迁补偿制度。从社会(或政治)安排上讲,应完善基层民主自治,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促进多中心治理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我们应注意发挥非约束性因素在矛盾解决中的作用,突出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的调节作用,加强意思形态的引导和控制。
【关键词】:城市化 城中村 拆迁矛盾 社会基本结构 土地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9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的提出与意义9
- 1.1.1 问题的提出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9-10
- 1.2.1 研究内容9-10
- 1.2.2 研究方法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1.4 相关理论基础13-16
- 1.4.1 公平的正义理论13-14
- 1.4.2 强化市场型政府14-15
- 1.4.3 斯科特的“国家视角”批判理论15-16
- 1.5 本文的创新点16-17
- 2 城中村的主要拆迁模式17-23
- 2.1 政府主导型17-18
- 2.1.1 定义和特征17
- 2.1.2 典型案例-高碑店17-18
- 2.1.3 政府主导型拆迁反思18
- 2.2 村民自主拆迁模式18-21
- 2.2.1 定义和特征18-19
- 2.2.2 典型案例-郑各庄19-20
- 2.2.3 村民自主拆迁模式小评20-21
- 2.3 城中村拆迁的中间道路21-23
- 2.3.1 定义和特征21
- 2.3.2 典型案例-北邬村21-22
- 2.3.3 中间道路模式小评22-23
- 3 城中村拆迁的矛盾分析23-29
- 3.1 城中村拆迁矛盾的普遍性、长期性和斗争的指向性23-24
- 3.2 拆迁矛盾各方的角色和力量分析24-26
- 3.3 弱者的武器26-27
- 3.4 政府的武器27
- 3.5 城中村拆迁后的次矛盾隐患27-29
- 4 城中村拆迁矛盾的由来29-41
- 4.1 国家视角下的城市化29-31
- 4.1.1 国家主导的城市化29-30
- 4.1.2 非市场化的城中村拆迁和补偿30-31
- 4.1.3 国家的视角而非人民的视角31
- 4.2 拆迁矛盾的核心冲突-土地制度31-34
- 4.2.1 土地权属和国家垄断的一级土地市场31-32
- 4.2.2 土地资本化与外源工业、城市化32-33
- 4.2.3 农村土地确权33-34
- 4.3 城乡二元结构34-36
- 4.3.1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34-35
- 4.3.2 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公之处35
- 4.3.3 二元结构对传统乡村治理的破坏35-36
- 4.4 村民自治的困境36-38
- 4.4.1 村民委员会在拆迁中的缺位36-37
- 4.4.2 拆迁户集体维权的困境37-38
- 4.5 影响城中村拆迁矛盾的其他因素38-39
- 4.6 小结-城中村拆迁矛盾的根源39-41
- 5 妥善处理城中村拆迁矛盾的对策41-48
- 5.1 寻求公平正义的经济安排41-43
- 5.1.1 中心环节:土地使用权流转,同地同权41-42
- 5.1.2 合理的拆迁补偿机制42-43
- 5.2 寻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安排43-45
- 5.2.1 完善基层民主自治43-44
- 5.2.2 变更城乡二元结构44
- 5.2.3 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44-45
- 5.3 发挥传统因素的调节作用45-46
- 5.4 政府应有公关意识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现祥;;论强化市场型政府及其制度安排[J];财经科学;2008年02期
2 刘娅;;传统乡村治理形态与功能的方法论意义[J];调研世界;2007年07期
3 李娜;;浅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4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5 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6 聂圣平;;美国乡镇自治对我国乡镇体制改革的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2期
8 陈伟;刘永兴;;拆迁中的博弈——对C村拆迁的考察[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北京三模式调查[J];开放导报;2011年02期
10 文贯中;;土地制度必须允许农民有退出自由[J];社会观察;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拆迁矛盾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4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