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3:07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马克思的理论构想中,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理想。但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反差,突显了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自由是一个复杂而又宏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的自由思想,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坚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深入研究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社会主义自由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价值上看,可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的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从现实意义看,对探索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自由的实现有重要启示意义,对树立科学的自由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归纳、总结、分析、评价目前关于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关于社会主义自由大多从哲学、政治学、法学角度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进行的问题研究相对较少,理论性的研究较多,而具启发性、实践性、解释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还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即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自由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主要分析社会主义自由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阐释了社会主义自由的逻辑形成、基本内容、主体构成、主要特征、评价标准等问题。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自由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条件,社会主义自由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学说为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形成的;社会主义自由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包括了主体自由、社会自由、自由个性;社会主义自由的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族类主体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自由的主体在不同的语境和场域中有着不同的涵义;社会主义自由有着现实的评价标准,即自由时间、自主活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自由具有历史过程性、阶级规定性、实践全面性、现实相对性等特征。 第二章主要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实现的制约因素及其成因。主要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从历时态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自由问题,即计划经济单一化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局限,政治体制集中化对人的政治权利的限制,文化体制公式化对人的精神活动的制约;从共时态出发分析社会主义现实发展中自由实现面临的挑战,即物质生产力发展对人的需要满足的限制,精神文化问题对人的发展的限制,政治制度不完善对人的权利的限制,社会秩序不稳定对人的自由实现的限制。最后分析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实现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即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制约、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知。 第三章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自由的实现问题。主要从市场经济与自由的内在关系出发,对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发展进行历史哲学的分析,论述市场经济的自由属性,评价市场经济在人的自由实现中的作用及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的自由实现的新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自由实现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促进自由精神的培育,促进自由时间的充裕,,促进自由主体的生成;最后,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自由实现,即要坚持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的统一,促进市场经济运行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需要满足的统一。 第四章主要论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自由的实现问题。首先分析了民主法治与自由的内在关系,提出民主法治是自由实现的基础,自由是民主法治的衡量尺度,自由是民主法治的价值目标;接着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人的自由权利的统一,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人的自由意识的统一,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最后提出要通过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提出要通过立法建设规定公民的自由权利,要通过严格执法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要通过法治宣传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 第五章主要分析人民主体性的保障与自由的实现问题。该部分首先分析人民主体性与自由的内在统一,提出人民主体性反映社会主义自由的内在属性,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内在动力;该部分提出要通过民生改善彰显人民价值主体性,认为关照人的生存条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要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促进自由的实现;该部分提出要通过社会建设彰显人民的社会主体性,实现社会建设和人的自主性的统一,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发展的统一;该部分提出要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人民自主性,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自由发展的方向,通过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自由的实现。 本文仅尝试对社会主义自由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为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实现提供一个基本思路。社会主义自由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课题,仅仅通过一篇学位论文解答所有疑惑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许多问题都需要今后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解决。
【关键词】:社会主义 自由 市场经济 民主法治 人民主体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9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导论13-27
- 第一节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评价13-20
- 一、 研究的现状13-18
- 二、 研究现状的评价18-20
- 第二节 研究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的意义20-23
- 一、 理论价值20-22
- 二、 现实意义22-23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23-27
- 一、 社会主义与自由的内在关联23-24
- 二、 社会主义自由的价值澄清24-27
- 第一章 社会主义自由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27-65
- 第一节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27-36
- 一、 早期人类社会的自由思想及主要观点27-29
- 二、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及其局限29-31
- 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自由思想及其问题31-33
- 四、 马克思主义自由思想的产生33-35
- 五、 社会主义自由思想的形成35-36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自由的基本内容36-45
- 一、 人的主体自由37-40
- 二、 人的社会自由40-42
- 三、 人的自由个性42-45
- 第三节 社会主义自由的主体构成45-52
- 一、 社会主义自由主体的特点46-48
- 二、 社会主义自由主体的分类48-51
- 三、 社会主义自由主体的关系51-52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自由的评价标准52-59
- 一、 自由时间52-55
- 二、 自主活动55-57
- 三、 人的全面发展57-59
- 第五节 社会主义自由的属性特征59-65
- 一、 历史过程性60-61
- 二、 阶级规定性61-62
- 三、 现实相对性62-63
- 四、 实践全面性63-65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自由实现的制约因素及成因65-80
-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自由问题65-69
- 一、 计划经济单一化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局限65-67
- 二、 政治体制集中化对人的政治权利限制67-68
- 三、 文化体制公式化人的精神活动的制约68-69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发展中自由面临的挑战69-76
- 一、 生产力进步和人的需要满足69-70
- 二、 精神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0-73
- 三、 政治制度完善和人的权利保障73-74
- 四、 社会秩序稳定和人的自由实现74-76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实践中自由制约因素的成因76-80
- 一、 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问题76-77
- 二、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制约问题77-78
- 三、 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知问题78-80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自由的实现80-93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自由的内在关系80-83
- 一、 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发展80-81
- 二、 市场经济的自由属性81-82
- 三、 市场经济在自由发展中的作用及问题82-83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自由实现的重要意义83-87
- 一、 促进人的自由发展84-85
- 二、 促进自由精神的培育85-86
- 三、 促进自由时间的充裕86
- 四、 促进自由主体的生成86-87
-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自由实现87-93
- 一、 坚持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的统一87-89
- 二、 促进市场经济运行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89-91
- 三、 实现市场经济发展与人的需要满足的统一91-93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自由的实现93-105
- 第一节 民主法治与自由的内在关系93-96
- 一、 民主法治是自由实现的基础93-95
- 二、 自由是民主法治的衡量尺度95
- 三、 自由是民主法治的价值目标95-96
-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96-101
- 一、 社会主义民主与人的自由权利的统一97-99
- 二、 社会主义民主与人的自由意识的统一99-100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100-101
- 第三节 通过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101-105
- 一、 立法建设规定公民的自由权利102-103
- 二、 严格执法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103-104
- 三、 法治宣传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104-105
- 第五章 人民主体性的保障与自由的实现105-127
- 第一节 人民主体性与自由的内在关系105-107
- 一、 人民主体性反映社会主义自由的内在属性105-106
- 二、 人民主体性是社会主义自由实现的内在动力106-107
- 第二节 民生改善与人民主体性的彰显107-112
- 一、 关照人的生存条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107-110
- 二、 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促进自由的实现110-112
- 第三节 社会建设与人民主体性的体现112-116
- 一、 实现社会建设与人的自由的统一112-115
- 二、 促进社会和谐与个体发展的统一115-116
- 第四节 文化发展与人民主体性的提升116-127
- 一、 培育核心价值观保证自由发展的方向117-119
-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自由的实现119-127
- 参考文献127-143
- 后记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明;;金融危机后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革新与战略策略调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丹尼斯·瑟龙 ,刘仁胜;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03期
3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庄俊举;;社会主义的复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4 柴尚金;;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三大热点问题的看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2期
5 戴维·施韦卡特;范春燕;;可持续的资本主义是否可能?[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2期
6 约翰·B.福斯特,王淑梅;重新发现帝国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1期
7 约翰·B.福斯特,刘仁胜;历史视野中的马克思的生态学[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2期
8 保罗·斯威齐;康瑞华;;资本主义与环境[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9 约翰·B.福斯特;;垄断资本的新发展:垄断金融资本[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3期
10 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李平;;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佰峰;论社会主义与自由[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自由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5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