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新闻监督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6:10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闻监督权的法律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闻监督权是民主宪政国家越来越重视的监督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提高,新闻监督权必应得到强有力的保护。我国新闻监督的发展时间不长,有些问题在所难免。目前,学术界对新闻监督权的理论研究不足。在实践中,我国新闻监督权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我们改善。加强和完善公民的新闻监督权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新闻监督权与言论自由理论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研究新闻监督权,也更有利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 只有对新闻监督权进行全面地探讨,明确新闻监督权的含义、性质和权利要素,才能进一步加强对该权利的法律保护。本文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笔者认为,新闻监督权就是公民借助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新闻监督的权利。我国的新闻监督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公民的权利。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意义在于,有效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促进公正审判;更好地推进民主宪政建设。同时,要学习借鉴西方主要国家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实践经验。第二章对我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立法体系不完备,具体表现为:法的效力位阶低、专门的立法缺失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实施不严格,如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部分官员抵制新闻监督。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司法保护也不到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本文第三章对我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提出了完善建议。从我国国情出发,大力做好立法方面的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完善宪法依据,为新闻监督权在全国法律体系中建立最高的法律权威。通过制定《新闻法》、《新闻监督法》,来具体落实新闻监督权。明确新闻监督具体原则,细化新闻监督法律规定。同时,通过转变传统观念、建立信息公开报告制度、构建公民与政府的信息沟通平台等方式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并逐步增强各职能部门的保护力度来健全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实施体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措施来拓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司法保护:坚持“谁主张,谁举证”诉讼原则、划清失实与侵权的界限、平衡名誉权与新闻监督权之间的冲突以及降低新闻侵权诉讼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监督权 法律保障 新闻法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1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1
  • 一、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基本理论11-17
  • (一)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概念11-14
  • 1. 新闻监督权的含义11-12
  • 2. 新闻监督权的性质与要素分析12-13
  • 3.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与新闻自由13-14
  • (二)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意义14-15
  • 1. 有效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14-15
  • 2. 有利于促进公正审判15
  • 3. 更好推进民主宪政的建设15
  • (三) 西方主要国家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实践经验15-17
  • 1. 各国法律有关新闻监督权的规定15-16
  • 2. 各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对我国的启示16-17
  • 二、我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17-21
  • (一)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立法体系不完备17-18
  • 1. 法的效力位阶低17
  • 2. 专门的立法缺失17-18
  • 3. 相关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18
  • (二)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实施不严格18-19
  • 1. 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18-19
  • 2. 部分官员抵制新闻监督19
  • (三) 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司法保护不到位19-21
  • 1. “谁报道,谁举证”诉讼原则适用不当19-20
  • 2. 失实与侵权的界限模糊20
  • 3. 名誉权与新闻监督权之间的冲突明显20-21
  • 4. 新闻侵权诉讼中人为因素影响过大21
  • 三、完善我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的建议21-26
  • (一) 完备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立法体系21-23
  • 1. 提高立法层级21-22
  • 2. 健全立法内容22
  • 3. 增加相关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22-23
  • (二) 健全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实施体制23
  • 1.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23
  • 2. 增强职能部门的保护力度23
  • (三) 拓宽新闻监督权法律保障之司法保护23-26
  • 1. 坚持“谁主张,谁举证”诉讼原则23-24
  • 2. 划清失实与侵权的界限24
  • 3. 平衡名誉权与新闻监督权之间的冲突24-25
  • 4. 降低新闻侵权诉讼中人为因素的影响25-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昌凤;;构建新闻媒体监督权与名誉权的平衡保护机制[J];理论界;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闻监督权的法律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54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