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社会治理中的良法之治

发布时间:2017-06-17 03:13

  本文关键词:论社会治理中的良法之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治理源于治理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反思政府对于社会管理的垄断,以应对持续膨胀的财政支出和财政危机。而后随着不同学者和组织的不断发展引申,成为一种治国理念。在西方,社会治理有着民主制度与法治的保障,并且具备理性民众与数量众多、功能各异的社会组织基础,起到了预防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作用,成功激发了社会活力,丰富了民主实践。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我国治国理政方式将从管理向治理过度。社会治理也为广大国内法政学者专家研究的课题。而后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治国姊妹篇,为我国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理论的构建需要不断地探索并实践检验。在我国的社会治理转型需要以中国的国情为立足点展开理论探索,进而指导社会实践。本文立足于对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发展的考证分析结合善治、良法与法治理论对“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进行研究,从探析社会治理的内涵出发,把握社会治理的特征及自身局限性,以社会治理的法治依赖为立足点,结合中国社会及法治现状,通过良法这一工具性手段,深入阐释了社会治理中良法之治的理论构想。希冀我国社会治理通过良法之治向着善治的目标买进。基于中国现有法治、民主及社会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现状,总结出我国在实行社会治理时法治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详尽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法治系统建设的立法、司法、行政、守法和法制监督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良法之治理论构建通过社会实践改善我国社会治理基础因素,为我国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顺利过渡有所助益,为社会良性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民主与法治有所帮助。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核心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的阐释。在这一部分,通过对中外学者关于治理、善治、良法与法治理论的研究总结,从把握它们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入手,探究由社会治理达到善治必须具备法治、秩序、自由、参与、正义与效率的特征。然后通过对善治是社会治理的发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进行解析,阐释了社会治理与良法之治的关系。最后,对社会治理中良法治之的理论基础——市民社会理论与法治理论进行了介绍。在市民社会理论中主要回顾了黑格尔与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使得在以后的论述中更精准的把握社会治理的动向。在法治理论方面回顾了法治发展史,并对当代名家的法治观进行了研究,为对良法之治的论述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为以善治应该具备法治、秩序、自由、参与、正义与效率的特征来审视我国法治现状,并总结法治建设在保障实现以上几点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分析得出现在法治各环节不能达到善治对于法治的要求;法治的各环节对秩序的保障有待改善;法治的各环节不能保障自由的全面实现;法治的各环节不能保障参与的落实;法治各环节不能完全体现社会正义;法治的各环节不能有效促进效率。经分析,影响法治建设不能保障治理达到善治的因素主要是良法的形成机制尚未形成,权力政治的影响,法治观念尚不深入人心,法治的价值定位有待提升。第三部分建议社会治理中良法之治的实践路径。首先,从科学立法开始,坚持立法体现宪法精神、立法符合治理的客观规律、立法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民主立法,以确保所立之法为良法,使良法之治具备实施前提。其次,以独立司法、司法公开、法律人监督方面出发,保证公正司法。使良法之治具备实现保障。再次,从行政权力规范化、行政程序化、行政责任化方面规制执法,使得良法之治在关键性领域得以实现。接着,通过全民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使得守法具备民众基础,满足良法之治的内在需求。最后,从民主监督机制、政务公开机制、制度约束的规范机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机制完备法治监督,为良法之治的实现提供重要保证。第四部分为余论,通过回顾历史与理论分析,得出中国社会治理的路径不同于别国,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治理中良法治之的政治保障,而随之治理的不断深入,中国将从自上而下法治化动力向自下而上的社会实践转变。
【关键词】:社会治理 善治 良法之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8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12-13
  • 1. 选题依据12-13
  • 2. 选题意义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16-17
  • 1. 研究思路16
  • 2. 论文框架16-17
  • (四) 写作方法17
  • 1. 文献研究法17
  • 2. 比较研究法17
  • 3. 实证研究法17
  • (五)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17-18
  • 一、核心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18-32
  • (一) 社会治理、善治、良法之治涵义界定18-26
  • 1. 社会治理概念及特征18-21
  • 2. 善治的涵义及特征21-24
  • 3. 良法之治的涵义及特征24-26
  • (二) 社会治理与良法之治之间的关系26-29
  • 1. 善治是社会治理的发展26-28
  • 2.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28-29
  • (三) 社会治理中良法之治理论依据29-32
  • 二、善治视角下中国法治建设现状32-40
  • (一) 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32-37
  • 1. 法治各环节不能达到善治对于法治要求32-33
  • 2. 法治各环节对秩序的保障有待改善33-34
  • 3. 法治各环节不能满足自由的全面实现34-35
  • 4. 法治各环节不能保证参与的落实35
  • 5. 法治各环节不能完全体现社会正义35-36
  • 6. 法治各环节不能有效促进效率36-37
  • (二) 影响法治建设的因素37-40
  • 1. 良法的形成机制尚未形成37-38
  • 2. 权力政治影响法治进程38
  • 3. 法治观念尚不深入民心38-39
  • 4. 法治的价值定位有待提升39-40
  • 三、社会治理中的良法之治的路径40-50
  • (一) 科学立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前提40-44
  • 1. 立法体现宪法精神40-41
  • 2. 立法符合治理的客观规律41-43
  • 3. 立法坚持问题导向43
  • 4. 坚持民主立法43-44
  • (二) 公正司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保障44-45
  • 1. 独立司法44-45
  • 2. 司法公开45
  • 3. 法律人监督45
  • (三) 严格执法是实现良法治之的关键45-47
  • 1. 行政权力规范化46
  • 2. 行政程序化46
  • 3. 行政责任化46-47
  • (四) 全民守法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内在需求47-48
  • 1. 全民法治教育47
  • 2. 法治实践能力培养47-48
  • (五) 完备法治监督是实现良法之治的重要保证48-50
  • 1. 民主监督机制48
  • 2. 政务公开机制48
  • 3. 制度约束的规范机制48-49
  • 4.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机制49-50
  • 四、余论:中国社会治理中良法之治的特色50-52
  • (一)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治理中良法之治的政治保障50-51
  • (二) 由自上而下的法治化动力向自下而上的社会实践转变51-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57
  • 后记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峰;;市民参与立法利于实现良法之治[J];江淮法治;2012年23期

2 严明,马长山;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与良法之治[J];求是学刊;2002年01期

3 杨荣;王乔;;从“真法之治”到“良法之治”——浅谈法律的局限性及其克服[J];企业家天地;2007年09期

4 张立;;也谈法的局限性[J];消费导刊;2007年11期

5 ;期盼良法之治[J];检察风云;2009年19期

6 马玲;;法治应为良法之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7 李平;;时代呼唤良法之治[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8 陈雄;良法之治——评《良法论》[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徐华;;走向良法之治[J];领导文萃;2008年14期

10 沈峰;;“养鱼执法”岂能替代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阿计;;推进立法改革 走向“良法之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2 王立民;高s,

本文编号:457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57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