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和分析,来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以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的原因,为解决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危机,为有效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参考条件。针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及高校教育机制不健全、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教育工作者示范作用不够,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冲击等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方面都存在矛盾的情况,本文从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以下问题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教育机构来讲,应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和引导作用;从教育工作者来讲,应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明确德育教学目的、贴近学生的内心和实际;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同时大学生党员和干部应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出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但这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厦的核心工程,还有许多具体、细致的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分析,这就要求人们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去丰富、发展并完善它体制改革,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6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7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7-12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13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3-14
-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14-15
- 六、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15
- 七、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5-16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16-25
- 一、价值,价值观和价值认同16-19
- (一) 价值和价值观16-17
- (二) 认同和价值认同17-18
- (三) 价值认同的过程18-19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19-22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19-20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20-21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21-22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22-25
- (一)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23
- (二)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3
- (三) 有利于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23-24
- (四) 有利于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实践24-25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35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认同的问题表征25-27
- (一) 国家观念弱化,西方文化流行25
- (二) 功利主义盛行,理想信念缺失25-26
- (三) 注重个人本位,淡薄集体利益26-27
- (四) 重视理论知识,忽略道德修养27
- 二、大学生群体所面对的冲突环境27-30
- (一) 教育片面性与价值认同辩证性之间的矛盾27-28
- (二) 社会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28-29
- (三) 理论指导和环境塑造之间的矛盾29-30
- (四) 理想性和现实性之间的矛盾30
- 三、外在原因分析30-33
- (一) 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影响价值认同的根本因素31
- (二) 对外开放和多元价值观入侵是影响价值认同的直接原因31-32
- (三) 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价值认同的影响是把双刃剑32
- (四) 家庭氛围以及学校教育对价值认同的深刻影响32-33
- 四、内在原因分析33-35
- (一)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层次性33
- (二)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反复性33
- (三)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片面性33-34
- (四)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自觉性34-35
- 第三章 化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路径35-44
- 一、化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原则35-37
- (一) 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35
- (二) 坚持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原则35-36
- (三)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36-37
- (四) 坚持一元性和多元性相统一的原则37
- 二、化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具体路径37-44
- (一) 感性认同37-39
- (二) 情感认同39-40
- (三) 理性认同40-42
- (四) 实践认同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50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英;;素质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探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2 江传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大学生学习价值的认同教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陆树程;李瑾;;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1期
4 孔国庆;;分层次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5 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3期
6 张敬斌;;价值导向:大学生认同社会核心价值的关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冯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思考——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8 宋志强;范红雨;;近五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8期
9 陈志勇;;高校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12期
10 孙超;;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7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