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政府、民主、法治——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
本文关键词:强政府、民主、法治——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强政府、民主和法治是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三个关键因素。强政府是大学发展的积极推动力量,但如果政府管得太多,则容易导致缺乏自主能力的弱大学。民主是大学的组织特性和生存的重要方式,缺乏基层民主和学术民主容易导致大学的管理偏离学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法治是大学治理的重要手段,大学章程是大学实现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主要意义在于确权、分权和行权。强政府、民主和法治三者,就中国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而言,法治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学术民主才能得到实现,强政府也才能更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强政府 民主 法治 大学制度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近几十年来儒家文化圈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兴趣,澳大利亚学者马金森把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统称为“儒家模式”,认为儒家模式高等教育的兴起建立在四个互相作用的因素上,其中首要因素也是基础因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小萍;周志凯;;中国高校捐赠收入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23期
2 西蒙·马金森;赵琳;初静;叶赋桂;;东亚的新知识帝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王大泉;;我国高校章程建设的现状与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宗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黄路阳;郇红;;论高等学校章程的性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刘祖良;赵强;;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功用——中国站在了奔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起点上[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诗明;;关于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5 施晓光;;大学:三种意义上的释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6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7 钟秉林;赵应生;洪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姚小玲;陈萌;;欧洲高等教育聚集区域形成的历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郭庆军;赛云秀;;企业管理中的非线性授权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立国;;中法高等教育教学的比较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马立武;;近年西方中世纪大学研究概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英英;张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德国双元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晏成步;;“达特茅斯学院案”与“灯塔的故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如意;临时教育会议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2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君;;美国高校捐赠税收激励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0年2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理;;论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2 唐安奎;;略论大学制度的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3 王永友;刘美娜;;大学制度文化的形成机理与作用机理分析[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4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3期
5 江涌;王成奎;;本土化语境下的大学制度创新:和合共生[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赵峻岩;;学术的诉求:西方大学制度的本质[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10期
7 吴远;葛军;;历史与创新——大学制度演变的历程与借鉴[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吴国娟;;论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5期
9 刘魁;;风险社会视域下中国大学制度自主发展路径研究——兼论当前中国去行政化的研究误区[J];阅江学刊;2011年05期
10 毛鸽;;论高校的特色发展与大学制度创新[J];前沿;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海兵;大学制度:从纵向平衡到横向制衡[N];南方周末;2007年
2 执笔人:刘京美 课题组成员:李逸凡 李钧 杨志光 姚木远 高学敏;大学制度如何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黄德宽;对政府与大学法律关系定位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6年
4 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经南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陈闻晋;叩问中国大学制度创新的四大要素[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苏州大学 尤小立;政策与制度失调何时休[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江 村;改革大学制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中国信息报;2002年
7 周作宇;激发学术思考,留下反思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参与释放高校活力[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东莞市樟木头职业中学 张学远 华南理工大学 张淦 东莞理工学院 陈想平 肇庆学院副院长教授 和飞 东莞理工学院 博导 张万会;办学权:下放高校 监督权:交给社会[N];南方日报;2004年
10 倪娜 郑雨明;加强高校软环境建设[N];吉林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侃;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利军;传统文化的政治取向对我国大学制度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雅静;美国大学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文雅;大学理念与大学制度关系的历史考察[D];河北大学;2008年
5 刘剑;20世纪英国宏观大学制度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天竹;大学制度文化育人功能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吴国娟;大学制度创新:组织文化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万湘;英国大学制度演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红霞;影响大学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李娜;大学学术功利化的制度治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强政府、民主、法治——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8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