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阈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协商民主视阈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
【摘要】:民主,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对的一个共同性难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找到一条合适的民主道路。协商民主理论强调协商各方基于平等、信任和尊重,秉持公共理性,转变价值偏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因此,协商民主是对聚合民主和选举民主的一种有益补充。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既有着传统“和合”理念作为文化支撑,又有着丰富的实践形式。也正基于此,协商民主正日渐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培育公民社会,构建民主政治文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大军的主体。一方面,他们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利益问题却日益严峻。与上一辈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有着更多的新特征。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对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协商民主的视阈出发,探索如何建立多元主体互动、网络联动式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亟待社会各界合力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协商民主视阈审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现状,其成就主要表现为协商意愿不断增强、协商体系初见雏形、协商客体不断丰富、协商结果有所成效。但是,目前也存在着主体能力有待提高、渠道实际效力不足、法制体系尚不完善、组织发展还不成熟等不足。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价值共同体缺位、资源分布不均、公共部门角色定位不清、协商过程被动性较大等造成的。协商民主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在价值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为建立科学高效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协商各方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意愿和能力、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表达的法制保障、夯实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的协商渠道、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的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协商民主 新生代农民工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D62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导论9-18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选题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5
- 1.2.1 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述评11-13
- 1.2.2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表达机制研究述评13-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6-18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创新点17-18
- 第2章 协商民主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理论阐释18-30
- 2.1 协商民主理论18-23
- 2.1.1 协商民主基本内容及其价值特征厘析18-20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及其生态学分析20-23
- 2.2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涵界定23-27
- 2.2.1 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及其新特征23-25
- 2.2.2 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25-27
- 2.3 协商民主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耦合机理27-30
- 2.3.1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表达权利,实现其利益诉求28
- 2.3.2 提高各方利益协商的意愿与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28-29
- 2.3.3 推动制度化诉求表达,促进社会和谐29-30
- 第3章 协商民主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分析30-38
- 3.1 协商民主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发展成就30-33
- 3.1.1 协商意愿不断增强30-31
- 3.1.2 协商体系初见雏形31-32
- 3.1.3 协商客体愈加丰富32
- 3.1.4 协商结果有所成效32-33
- 3.2 协商民主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实困境33-36
- 3.2.1 协商主体能力有待提高33-34
- 3.2.2 协商渠道实际效力不足34
- 3.2.3 协商法制体系尚不完善34-35
- 3.2.4 协商组织发展还不成熟35-36
- 3.3 协商民主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乏力的原因分析36-38
- 3.3.1 价值共同体缺位36
- 3.3.2 协商资源分布不均36
- 3.3.3 公共部门角色定位不清36-37
- 3.3.4 协商过程被动性较大37-38
- 第4章 协商民主视阈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完善对策38-46
- 4.1 培育协商各方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意愿和能力38-40
- 4.1.1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利益诉求协商的意愿和能力38-39
- 4.1.2 塑造政府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的意愿和能力39
- 4.1.3 加强社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的意愿和能力39-40
- 4.2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表达的法制保障40-41
- 4.2.1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表达的法律体系40
- 4.2.2 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表达的法律援助渠道40-41
- 4.3 开辟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的协商渠道41-44
- 4.3.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各类协商形式的比重41
- 4.3.2 确保新生代农民工信访工作实效41-42
- 4.3.3 落实集体协商和劳动争议协商制度42-43
- 4.3.4 拓展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的新型途径43-44
- 4.4 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协商的组织化程度44-46
- 4.4.1 培育新生代农民工自我管理组织44
- 4.4.2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组织的协商效能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喜红;;社会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的问题及其应对[J];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2 魏晓文;徐凤月;;国家治理视阈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功能及其优化[J];中州学刊;2015年11期
3 汪仕凯;;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与治理体制转型[J];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4 李娟;;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在新闻媒体中的表达[J];传媒;2015年13期
5 刘冰;布成良;;人民团体在中国协商民主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6 覃辉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王玉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与政策分析[J];江淮论坛;2015年02期
8 聂月岩;陈丽;;美国协商民主形式的几点启示[J];理论探索;2015年02期
9 周岑银;;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10 肖立新;;中国协商民主发展趋势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大路;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娟;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刘冰洁;转型期我国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困境及解决路径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4 张哲;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利波;转型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制度保障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8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7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