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地方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2:06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众 参与 地方立法 权利


【摘要】:立法是关乎人民的生计,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地方政府立法的是国家立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我国法制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治和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主和科学的“开放立法”,让公众更广泛地参与立法过程已经成为民主法制的建设的主流。公众参与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通过听证会等各种形式来参与立法活动与法治实践,是保证地方立法有效性、合法性、公正性、科学性的有效手段,保障了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权利,是地方立法民主化的重要体现。 政府和学界越来越重视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目前研究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颁布了《立法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践也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我国地方各级地方政府遵循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机制与实践在各地广泛开展。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公众参与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成绩,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在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地方政府立法机关主导性过强,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公开,公众参与缺少制度保障,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的程度和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认真思考总结,进一步推进并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 鉴于此,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笔者对完善地方立法做了一些思考,认为:第一,要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相关法律,保证公众参与立法的权利实现;第二,完善立法程序,增强公众参与立法的制度保障;第三,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水平和能力;第四,促进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方式多元化和便利化;第五,建立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激励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善我国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实现立法民主,使地方立法真正体现人民意志。
【关键词】:公众 参与 地方立法 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12-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4 论文研究方法17-18
  • 1.4.1 文献研究法17
  • 1.4.2 唯物辩证法17
  • 1.4.3 理论与实践结合法17
  • 1.4.4 归纳分析法与规范研究法17-18
  • 1.5 本文创新之处18-19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19-27
  • 2.1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基本概念的界定19-20
  • 2.1.1 公众19
  • 2.1.2 公众参与19-20
  • 2.1.3 地方立法20
  • 2.1.4 公众参与立法20
  • 2.2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理论演进20-22
  • 2.2.1 人民主权理论21-22
  • 2.2.2 参与民主理论22
  • 2.2.3 治理理论22
  • 2.3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及其作用22-27
  • 2.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22-24
  • 2.3.2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作用24-27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39
  • 3.1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存在的问题28-34
  • 3.1.1 地方政府立法机关主导性过强28-29
  • 3.1.2 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公开29-30
  • 3.1.3 公众参与缺少制度保障30-31
  • 3.1.4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的意识不足和程度较低31-32
  • 3.1.5 公众参与效能不高32-33
  • 3.1.6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程序不合理、途径单一33-34
  • 3.2 影响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原因34-39
  • 3.2.1 政治民主体制发展不完善34-35
  • 3.2.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35-36
  • 3.2.3 地方立法过程中部门利益倾向化影响36
  • 3.2.4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36-37
  • 3.2.5 公众参与的消极性37-39
  • 第四章 对完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思考39-47
  • 4.1 建立健全地方立法中有关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公众参与立法的权力实现39-40
  • 4.2 完善立法程序,增强公众参与立法的制度保障40-43
  • 4.2.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40
  • 4.2.2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法规案的动议制度40-41
  • 4.2.3 建立和完善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的制度41-42
  • 4.2.4 推广在地方政府的立法过程中的听证制度42-43
  • 4.3 加强和提高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能力,构建参与型公民文化43-44
  • 4.4 促进和加强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便利化44-45
  • 4.4.1 建立多种公众利益表达的方式和渠道,促进和加强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多元化44
  • 4.4.2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等方式促进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立法的便利化44-45
  • 4.5 建立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立法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一兵;邓丽萍;;立法价值视域下的地方立法探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7期

2 黎晓武;李政;;论公众对地方立法的全方位参与[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王肖邦;;论我国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以香港公众咨询制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4 刘权;;地方立法民主化的不足及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桂林;陈保中;;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践与完善[J];理论探索;2011年03期

6 杨志勇;;广泛吸纳民智的地方立法——近年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之观察[J];中国人大;2008年10期

7 戴激涛;;公众参与:作为美德和制度的存在——探寻地方立法的和谐之道[J];时代法学;2005年06期

8 方世荣;论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刘德福;;论地方立法的公众参与和人权保障[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杨志勇;;广泛集中民智的地方立法——近年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观察[J];人大建设;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华;;论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若干问题[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邱鹏飞;雍国玮;郝思特·绍尔;;德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两阶段公众参与[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润羊;花明;;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5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6 王佩儿;周琼;;宁波环评工作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7 刘明;唐春媛;;试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A];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苏美蓉;刘仁志;程红光;杨志峰;;关于深化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几点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高超;阎伍玖;;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周玉梅;;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势在必行[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明;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N];文汇报;2004年

2 黄怀;电动自行车管理将进行立法听证[N];厦门日报;2008年

3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周坚卫;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 促进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N];湖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俞莹 刘昶;推动立法工作科学化民主化[N];贵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永红 本报通讯员 黄显鸿;政府立法,,百姓也能说了算[N];安徽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周晓东;我省公众首享政府立法项目发言权[N];江淮时报;2005年

7 乔新生;地方立法如何有所作为[N];广州日报;2003年

8 ;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N];人民日报;2004年

9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孟大川;加强地方立法 依法巩固统筹城乡改革成果[N];成都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立法工作[N];淮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2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利民;公众参与政府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晓杰;中国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的政治机会结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岳晓鹏;基于生物区域观的国外生态村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犁;地方政府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龙飞;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刚;论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构[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慧;我国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前瞻[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袁振兴;哈尔滨市地方立法公众参与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袁俊锋;当代中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赖燕飞;地方立法中的旁听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安喜厌;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与民间环保社会团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83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83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