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aming rules, the reasons and the naming time of the 117 toponyms in Shaanxi Province, which is the province with the most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naming rules, the reasons for naming and the naming time. It was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political district names in Shaanxi province had already appeared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ier they appeared, the more prominent the names were named by the physical geographical entity. The later the name of the political district, the more obvious the name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ffai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ace-time distributio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Shaanxi political district show obviou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equence of the three regions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eo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system change of the whole country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ce name cultural landscape in Shaanxi provinc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10YJA770011)
【分类号】:P901;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柴海燕;风景旅游城市地名变更现象透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2 谭其骧 ,王天良 ,邹逸麟 ,郑宝恒 ,胡菊兴;我国省区名称的来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S1期
3 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热带地理;2011年05期
4 李建华;米文宝;冯翠月;杨显明;;基于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人文地理;2011年01期
5 史念海;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1期
6 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01期
7 张力仁;;人类空间选择行为与环境关系个案研究——以清代陕南秦巴山地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2期
8 史念海;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蕾;;武汉市楼盘名称的语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2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3 郭利霞;侯瑞芬;;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王雪丽;李东;;超越区划:“省直管县”研究视角的转换与思考[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5 申立;;基于GIS的上海里弄信息管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王琪;基于MAPGIS下的武汉市地名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测绘工程;2003年02期
7 陈立中;阴阳五行与中国古代地名学[J];沧桑;2005年01期
8 徐根才,高锡瑞,卢仲进,王瑞平;《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的设计和编制[J];测绘通报;2002年12期
9 周北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集》的设计与编制[J];测绘通报;2008年06期
10 李金龙;“行政区经济”现象与工业化:湖南案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伍国正;;古城形态及其文化景观研究的意义与综合性特征——永州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文化景观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刘焱;;京津冀区域框架下的滨海新区发展研究[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向荣;;在自然上建造自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柯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长三角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安树伟;张晓;;黄河流域管理与协调发展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6 孟彤;;九宫格:形式的起点或意义的载体?[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文献记载与研究回顾[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晓林;朱国伟;;论我国横向府际行政协调的十大转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向荣;;在自然上建造自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风景园林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鞠安娜;万静;;高科技园区人工湿地净化研究——以南京市苏宁睿城下lY河人工湿地净化设计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馥源;政府间关系与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耀龙;多尺度自然灾害情景风险评估与区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杜萍;基于本体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名识别与抽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珂;当代中国专区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周仁标;省管县改革的动因、困境与体制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祥;我国县级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妙;大镇设市实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柯心;跨区域环境行政协调机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易志慧;森林旅游标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远;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尤文龙;我国省直管县问题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铭琦;阜新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晓禾;省管县体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忠礼;;宁夏地名的特点(上)[J];共产党人;2007年05期
2 中川重,刘含发;日本地名的历史变迁及存在的问题[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岳升阳;余常虹;;北京地名管理工作中的历史地名保护[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霍婷婷;王茂军;;基于地名认知率的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5 朱z,
本文编号:2470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7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