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12:32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在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中国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少数分布于广西,主要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模式分布。其中,凉山彝族分布于川、滇东北的大、小凉山、金沙江以北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由于“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地区文化的相对独立。直至解放前,仍然保持着奴隶制社会特征,是我国民族地区应对现代化发展的典型实例。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侵蚀”使我们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感渐渐消逝,传统文化被忽视、弱化、同化甚至消逝的现象日益严重;人类大肆的向自然索取,无限制的扩张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也非常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形态的研究,找寻一些可供参考或借鉴的方式方法。文章首先概述凉山彝族的历史沿革,简要分析其发展过程及文化成因,提供本文选择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然后简要分析凉山彝族的文化特征,对凉山彝族和凉山彝族自然村寨产生的背景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做铺垫。其次,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城市化进程的同质推进
        1.1.2 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1.1.3 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阅读研究
        1.4.2 田野调查与原始资料收集分析
        1.4.3 图解分析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凉山彝族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概况
    2.1 彝族的历史背景
        2.1.1 彝族的历史渊源
        2.1.2 凉山彝族的界定
    2.2 凉山彝族的发展概况
        2.2.1 凉山彝族的历史发展概况
        2.2.2 凉山彝族当前发展概况
    2.3 凉山彝族的文化特征
        2.3.1 朴素的自然崇拜
        2.3.2 森严的等级关系
        2.3.3 严密的组织系统
        2.3.4 神秘的宗教文化
            2.3.4.1 祖先崇拜
            2.3.4.2 毕摩文化
        2.3.5 鲜明的民族特色
            2.3.5.1 彝族服饰
            2.3.5.2 漆器和银饰
            2.3.5.3 风俗习惯
第3章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相关概念
    3.1 “自然村寨”的定义
        3.1.1 村寨
        3.1.2 自然村寨
    3.2 “自然村寨景观”的定义
        3.2.1 景观
        3.2.2 村寨景观
        3.2.3 自然村寨景观
    3.3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的定义
第4章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形态构成分析
    4.1 景观形态构成分类
        4.1.1 分类方法
        4.1.2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形态构成分类
    4.2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中的自然景观
        4.2.1 天象景观
        4.2.2 地文景观
        4.2.3 水域景观
        4.2.4 生物景观
    4.3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中的人文景观
        4.3.1 村寨景观
            4.3.1.1 村寨选址
            4.3.1.2 村寨布局
            4.3.1.3 村寨的构成——以村寨为单位
        4.3.2 建筑景观
            4.3.2.1 建筑选址
            4.3.2.2 建筑的组合——以户为单位
            4.3.2.3 建筑形态
            4.3.2.4 建筑装饰
        4.3.3 其他
            4.3.3.1 寨门和寨墙
            4.3.3.2 泉眼和泉水
            4.3.3.3 焚场和祭场
            4.3.3.4 神树和神石
            4.3.3.5 家田和牧场
第5章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景观形态的共性
    5.1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形成原因
        5.1.1 自然选择
        5.1.2 宗教信仰
        5.1.3 宗族制度——家支关系
        5.1.4 风水观念
        5.1.5 防御意识
    5.2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的自然景观特点
        5.2.1 盛夏幽凉,日照充足,垂直气候明显
        5.2.2 峰峦叠翠,谷地错落,景姿百态
        5.2.3 物种丰富,林相明显,杜鹃绵延
        5.2.4 天然保有性强,人居环境与之相和谐
        5.2.5 富有人文气质
    5.3 凉山彝族自然村寨的人文景观特点
        5.3.1 地域性明显,注重原生环境保护——自然美
        5.3.2 民族性突出,民族特色纯正——文化美
        5.3.3 生活化明显,富于传承性——朴素美
        5.3.4 景观特质自成体系——异质美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祖灵崇拜及多元信仰体系[J]. 张泽洪.  宗教学研究. 2011(04)
[2]探析凉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艺术美——以彝族漆器为例[J]. 邹志娟.  科技信息. 2011(30)
[3]南涧县无量山乡彝族民居建筑现状考察与研究[J]. 苏亭羽.  保山学院学报. 2011(04)
[4]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西部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J]. 王金叶.  旅游论坛. 2011(01)
[5]少数民族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策略反思[J]. 张斌.  中国园林. 2010(12)
[6]彝族的餐饮文化及礼仪[J]. 陈永红,杜莉,张菁.  中国民族. 2010(11)
[7]凉山州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及评析[J]. 张学权.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8]探析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艺术[J]. 马山.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03)
[9]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J]. 蒋志聪.  西部论丛. 2009(05)
[10]邛海归来不看湖[J]. 伍振.  丝绸之路. 2009(09)

硕士论文
[1]凉山彝族毕摩仪式中的心理治疗因素与功能的研究[D]. 尔古果果.西南民族大学 2011
[2]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 武光丽.昆明理工大学 2007
[3]凉山彝族民居建筑及其文化现象探讨[D]. 侯宝石.重庆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77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77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