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论“大湘南”旅游圈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5-09 15:2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不同区域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以往狭隘、封闭式的旅游区正逐渐被全方位、新领域、多层次的大旅游圈所取代,旅游业的横向联合、圈式发展已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旅游开发的合作,构建“旅游圈”战略已经成为发展旅游的重要手段。大湘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色彩十分浓厚的系统工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开发的区域协调十分敏感,是涉及民族团结、民族区域共同发展的政治问题,因此它对“大湘南”旅游圈的开发就尤为重要。“大湘南”旅游圈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成“大湘南”旅游圈后,可将三地旅游资源连成一片,进而形成跨省区的大旅游。采用区域合作的方式发展三地的旅游业,不仅可以弥补由单一地区开发旅游业而存在的资金不足、资源数量少、种类单调,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等缺陷,还可以在促销宣传、人才培养、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当地增加经济收入,处理好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以及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长远意义。为此,在对“大湘南”旅游圈内的资源进行发掘...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封面
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旅游圈的基本理论
    (一) 旅游圈的内涵
    (二) 旅游圈的特点
    (三) 实施旅游圈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四) 旅游圈的优势
二、构建“大湘南”旅游圈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资源整合
    (二) 有利于优势互补
    (三) 有利于经济发展
    (四) 有利于民族团结
    (五) 有利于社会进步
三、构建“大湘南”旅游圈的基础条件
    (一) 旅游政策条件
    (二) 旅游现状条件
    (三) 旅游区位条件
    (四) 旅游资源条件
    (五) 旅游交通条件
四、构建“大湘南”旅游圈的思路对策
    (一) 提高思想认识
    (二) 成立协作机构
    (三) 深挖文化内涵
    (四) 打造特色产品
    (五) 设计旅游线路
    (六) 明确市场定位
    (七) 凸显个性形象
    (八) 注重品牌经营
    (九) 注意资源保护
    (十) 培养旅游人才
    (十一) 拓宽融资渠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 阚如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6)
[2]大上海旅游圈旅游资源配置研究[J]. 贾铁飞,张振国.  人文地理. 2004(05)
[3]大西安旅游圈:国内旅游客源空间分析与构建[J]. 杨新军,马晓龙.  地理研究. 2004(05)
[4]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粤西海岛旅游开发为例[J]. 文吉,魏清泉.  人文地理. 2004(04)
[5]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探讨——以川、黔、渝三角地区为例[J]. 邱继勤.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6]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圈的初步设想[J]. 张河清.  经济地理. 2004(04)
[7]都市旅游规划:对成都发展规划及其旅游政策的评价[J]. 李旭东,李佳蔚.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5)
[8]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J]. 邱继勤,朱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02)
[9]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 钱益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10]论湘西南生态旅游融入“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依据和对策[J]. 廖荣华,魏美才.  社会科学家. 2004(01)



本文编号:317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7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