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论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保护与营造

发布时间:2021-05-10 01:57
  四川省千佛寨森林公园位于安岳县城西北五华里的大云山上,是一个融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为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园中森林茂密、藤萝挂壁。其摩崖石刻造像可从隋朝开皇年间一直追溯到民国二十二年。由于安岳石窟地理位置偏远,千佛寨再加上石窟点众多且分散,目前仍缺乏较为完善的保护。本课题通过多次对千佛寨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后,查阅、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综合运用美学、艺术学、景观生态学、园林艺术设计以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希望能够探索出对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进行保护与营造的策略,以应用于安岳其它石窟区中。首先,论文将千佛寨森林公园的景观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类,分别对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目前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然后,文中对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最后,阐释对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进行保护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列举景观营造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具体的营造手段。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综述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现状
    2.1 地理区域及行政区划
    2.2 千佛寨的自然环境状况
        2.2.1 地势地貌
        2.2.2 水源
        2.2.3 气候
        2.2.4 动植物资源
    2.3 千佛寨森林公园人文景观的构成
        2.3.1 森林公园的定义
        2.3.2 人文景观的定义
        2.3.3 千佛寨森林公园人文景观的构成
3 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的价值体现
    3.1 丰富的文化资源
        3.1.1 千佛寨的社会历史渊源
        3.1.2 宗教造像的审美意蕴
        3.1.3 提供研究资料
    3.2 充足的生态资源
        3.2.1 净化空气,降温增湿
        3.2.2 涵养水分,保水固土
    3.3 宝贵的旅游资源
4 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面临的问题
    4.1 人文景观破坏严重急需保护与修复
        4.1.1 人为的破坏因素
        4.1.2 自然的破坏因素
        4.1.3 千佛寨森林公园的保护历程
    4.2 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4.3 安全保障有待提升
    4.4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5 安岳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保护与营造
    5.1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保护的意义
        5.1.1 见证人类历史文明
        5.1.2 体现巴蜀文化内涵
        5.1.3 体验石刻造像的形式美感
        5.1.4 广泛的教育意义
        5.1.5 促进安岳经济的繁荣
    5.2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保护的可行方法
        5.2.1 重视民众宣传教育
        5.2.2 健全管理机制
        5.2.3 注重技术研究
        5.2.4 扩大保护范围
        5.2.5 分类分级保护
        5.2.6 拓宽保护资金来源
    5.3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
        5.3.1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整体性原则
        5.3.2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文化性原则
        5.3.3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生态性原则
    5.4 千佛寨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手段
        5.4.1 和谐相融的文化氛围
        5.4.2 宜人的景观节点
        5.4.3 与自然相融的人工构筑物
        5.4.4 观赏性的植物造景
        5.4.5 独具人文细节的配套设施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本文编号:3178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78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