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21-05-10 20:18
边塞诗是唐代诗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困境,借助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考古学、军事学等方面的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边塞诗进行新的诠释。论文重点探讨了文化背景对边塞诗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将边塞诗放在历史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审视、考察,发掘出诗歌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论文分析了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出唐代边塞诗人的游侠气质和少年心态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阐述了历史意识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其对唐代边塞诗人的深远影响,指出历史意识主要表现为汉代情结和英雄意识。阐明了地理文化对边塞诗人性格特点和地理视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论述了边塞诗人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的深层内涵。在借鉴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边塞诗中表现出来的战争主题和民族友好主题给予客观评价。最后,分析了边塞闺怨诗及其三种闺妇形象,并探讨了时代变化对边塞闺怨诗的影响。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人个性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 价值观的改变--从以文载道到以武载道
第三节 边塞诗人的游侠气质和少年心态
第二章 边塞诗人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意识
第一节 边塞诗人的历史意识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中的封侯现象
第四节 唐代边塞诗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中的作用
第三章 地理文化对边塞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文化对诗人出塞及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地理视野
第三节 唐代诗人的边塞意识和边塞情怀
第四章 唐代社会文化对诗人入边幕的影响
第一节 边地幕府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影响诗人入边幕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边塞诗人入边幕的矛盾心态分析--以岑参为例
第五章 边塞诗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
第一节 边塞诗人心态的转变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
第三节 边塞诗人的人文关怀
第六章 边塞诗中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再评价
第一节 边塞诗战争主题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节 关于石堡城之战和怛逻斯之战的分析
第三节 边塞诗中的民族友好主题
第七章 唐代边塞闺怨诗研究
第一节 唐代边塞闺怨诗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边塞闺怨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从边塞闺怨诗看时代盛衰和价值取向变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7999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时代精神对边塞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时代精神与边塞诗人个性精神的统一
第二节 价值观的改变--从以文载道到以武载道
第三节 边塞诗人的游侠气质和少年心态
第二章 边塞诗人的历史意识和英雄意识
第一节 边塞诗人的历史意识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中的封侯现象
第四节 唐代边塞诗在中华民族精神建构中的作用
第三章 地理文化对边塞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文化对诗人出塞及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地理视野
第三节 唐代诗人的边塞意识和边塞情怀
第四章 唐代社会文化对诗人入边幕的影响
第一节 边地幕府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影响诗人入边幕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边塞诗人入边幕的矛盾心态分析--以岑参为例
第五章 边塞诗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
第一节 边塞诗人心态的转变
第二节 边塞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
第三节 边塞诗人的人文关怀
第六章 边塞诗中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再评价
第一节 边塞诗战争主题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节 关于石堡城之战和怛逻斯之战的分析
第三节 边塞诗中的民族友好主题
第七章 唐代边塞闺怨诗研究
第一节 唐代边塞闺怨诗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边塞闺怨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从边塞闺怨诗看时代盛衰和价值取向变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179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17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