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徽州文化塑造下的徽州传统村落色彩体系演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6:18
  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对国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推动作用,在现代主义城市理论影响下,提倡城市高效率运行的同时,也使得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形象高度趋同的趋势,传统的地域文化被遗忘在城市的角落,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传统村落的关注程度没有与其所具备的社会、文化、历史资源相匹配。而村落的色彩形成的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主导下逐渐塑造而成的,色彩体系的特征也是村落文化社会的直接反应。徽州,作为中国八大建筑流派之一徽派建筑的发源地,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徽州文化是一种体系性很强的地方文化,是在徽州当地土著的山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北方中原士族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形成的徽州文化框架,并逐渐形成了以理学儒道为框架的哲学思辨体系、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体系、以徽商资本为基底的经济文化体系,直接影响到了徽州传统村落色彩体系的发展与文化内涵。但是,学者们对徽州传统村落色彩的研究中,多停留在对徽州传统和村落色彩的直观表述上,并没有对徽州传统村落色彩特征进行全面而科学的研究,更没有对其体系性、文化性作出深入地探讨。本文以徽州传统村落色彩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色彩学、色彩媒介理论以及色彩地理学等...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徽州文化塑造下的徽州传统村落色彩体系演变机制研究


徽州地域范围

色彩表,色彩,三角,彩度


代表的是构成这一颜色的两种原色所占的比例关系度指的是一个颜色所表现出来的在色彩明暗方面的关的一个属性。彩度,主要判断的是颜色的鲜艳、图是一个三角形,色彩三角的 W、S、C 分别代表白相之后,第二步是判断彩度与黑度。在彩度方面,色彩彩度越高,黑度方面,越靠近下方即越接近黑图 2-1 NCS 色彩表示系统 左:NCS 色彩三角 中:NCS色相环 右:NCS 色立体来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c9fa8988a58da0116d174922.html

青铜器,来源,干阑


徽州山环水抱的封闭自然环境繁衍生息,并在新石器时代初期由穴居逐渐地转变成营居的生活方式[51]。同时期位于新安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于 4000 年前逆江而上,古徽州在文化方面收到良渚文化影响较多,居住方面已经出现了干阑式建筑雏形[52]。 从屯溪出土的干阑式建筑陶器,以及在黟县深山中至今还发现有的干阑式木楼遗存,便可以得出古越人为巢居,这种楼居干阑式木楼建筑非常适合山区丘陵地带湿热气候[53]。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物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徽州土墩墓出土青铜器形状奇异,花纹繁缛、纤细柔曲,在成分上铅与砷的含量普遍偏高,有的还超过了锡的含量,如此一来,古徽州的铅青铜器表的色彩青灰泛白,总体上呈铅白色,与中原地区的橙黄色铜质有较大的区别(图 4-1、图 4-2)[54]。风格迥异于中原地区的庄重浑厚的风格,按照同一时代整体文化的各方面大致互相协调发展的逻辑,可以推测这一时期古徽州建筑也应色彩纹饰多变,为后世明清徽州建筑色彩风格之滥觞[5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人类学再思: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三元关系、空间视角与当下都市实践[J]. 林叶.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3)
[2]徽州地域色彩文化与当地徽茶包装设计[J]. 张珉.  福建茶叶. 2017(08)
[3]当代闽南村落色彩规划研究——以龙海市浮宫镇田头村为例[J]. 陈莉,李鎨翰.  福建建筑. 2017(07)
[4]黑白之间 韵味无限——浅析徽州建筑色彩与环境的关系[J]. 张书佳.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5]朱子理学对徽州宗族祠堂的影响[J]. 方利山.  学术界. 2017(03)
[6]徽州村族修祠缘由与祠堂建造过程探析[J]. 夏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6(03)
[7]中日色彩文化比较:基于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J]. 田少煦,徐丽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8]色彩中的历史脉络和民族审美共性研究[J]. 周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07)
[9]侗族传统民居色彩象征研究[J]. 赵巧艳.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04)
[10]徽州地域色彩研究[J]. 吕旸.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硕士论文
[1]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岭南水乡村落色彩特征与演变研究[D]. 张大元.广州大学 2018
[2]苗绣的色彩定位及色彩实现[D]. 闻媛君.北京服装学院 2018
[3]冀南山区传统村落建筑色彩研究[D]. 罗庚昕.河北工程大学 2017
[4]多民族村落色彩审美习俗相互影响研究[D]. 再吾克·巴赫提亚.新疆大学 2015
[5]浙江省乡村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王琛颖.浙江农林大学 2011
[6]下冯塘遗址研究[D]. 方玲.安徽大学 2011
[7]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丛玮蔚.北京服装学院 2010
[8]明清徽州古建筑彩画艺术研究[D]. 黄成.苏州大学 2009
[9]徽州祠堂建筑空间研究[D]. 沈超.合肥工业大学 2009
[10]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理念与文化表征[D]. 吕英霞.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47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47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