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乡镇志编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00:48
长期以来,有关江南市镇的研究是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其研究的范围和论题的深度都达到了相当水平,然而对市镇史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文献——乡镇志的相关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研究明清时期的乡镇志,尤其是数量最多的江南乡镇志,对于深化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深入考察明清地方社会的文化生活及探讨以地方志为主体的地方文献的文本价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方志是记载某地域乡土人文基本情况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乡镇志亦是如此,只不过其范围要比省府州县志要小,仅仅局限于一乡或一市镇。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修志活动十分频繁,产生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乡镇志。本文以这些明清时期所纂修的江南乡镇志为切入点,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乡镇志文本纂修的特点及其背后兴修的原因,并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些乡镇志编纂者的具体身份来揭示地方儒学生员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此外,将明清两个时期乡镇志的体例进行对比,以反映乡镇志在编纂体例运用上的沿革变迁;最后通过对部分乡镇志内容进行具体的个案分析,来展示乡镇志在编修过程中对于在材料选取和内容安排上的特色。由于乡镇志绝大部分是由地方士人所私修而成,...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本文研究的时空
(二) 何处是“江南”
(三) 何谓“乡镇志”
三、学术史回顾
(一) 乡镇志整体研究
(二) 乡镇志个案研究
(三) 有关乡镇志的市镇史研究
四、本文所依据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编修概况
一、江南市镇的发展
二、江南乡镇志编修概况
(一) 乡镇志的编修源流
(二) 乡镇志的编修数量
(三) 乡镇志编修的总体特征
三、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兴修原因
(一) 经济繁荣
(二) 人文兴盛
(三) 政府提倡
(四) 其他原因
第二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编纂者身份解析
一、纂修人员
(一) 独纂人员
(二) 主纂人员
(三) 协纂人员
二、采访、校订等辅助人员
(一) 搜辑、采访人员
(二) 审阅、校订人员
(三) 绘图人员
三、捐资刊刻人员
(一) 集资筹款人员
(二) 刊刻人员
四、人员身份分析
(一) 纂修人员的身份分析
(二) 辅助人员的身份分析
第三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体例演变
一、明清乡镇志体例的类别
(一) 平目体
(二) 纲目体
(三) 其他体例
二、明清时期乡镇志体例的特点
三、明清时期乡镇志体例的沿革
四、乡镇志体例变迁的原因
第四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卷目内容分析
一、乡镇志卷目的建构
(一) 乡镇志卷目简析
(二) 乡镇志卷目的承继与变迁
二、乡镇志内容的选择——以人物志为主的具体分析
(一) 人物志的范围
(二) 人物志的标准
三、乡镇志的内容特色
(一) 水乡特点
(二) 记叙范围的不确定性
(三) 记录内容的微观性
(四) 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以来江南乡镇志编修与地方认同 以《乌青镇志》为例[J]. 潘高升. 江苏地方志. 2013(06)
[2]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J]. 张海英. 学术月刊. 2008(07)
[3]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J]. 周致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重视乡镇志的开发与利用[J]. 孙迎春. 中国地方志. 2006(01)
[5]以《紫堤村志》为例:透视清代江南社会风尚[J]. 王刚,朱春阳. 甘肃农业. 2005(12)
[6]镇志的编纂和明清江南市镇变迁——以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 孙冰. 中国地方志. 2005(04)
[7]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J]. 徐茂明. 史林. 2002(03)
[8]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J]. 钞晓鸿. 历史研究. 2002(04)
[9]乡镇志是研究上海人文历史的重要文献——以《蒲溪小志》为例[J]. 沈渭滨. 学术月刊. 2002(05)
[10]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J]. 王卫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8(04)
博士论文
[1]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 吴滔.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民国时期苏州乡镇志研究[D]. 曾文杰.苏州大学 2017
[2]明清两代江南士绅文化影响下的江南市镇[D]. 范青青.浙江工业大学 2013
[3]近代江南市镇权力中心的演变[D]. 潘中祥.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8154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本文研究的时空
(二) 何处是“江南”
(三) 何谓“乡镇志”
三、学术史回顾
(一) 乡镇志整体研究
(二) 乡镇志个案研究
(三) 有关乡镇志的市镇史研究
四、本文所依据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编修概况
一、江南市镇的发展
二、江南乡镇志编修概况
(一) 乡镇志的编修源流
(二) 乡镇志的编修数量
(三) 乡镇志编修的总体特征
三、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兴修原因
(一) 经济繁荣
(二) 人文兴盛
(三) 政府提倡
(四) 其他原因
第二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编纂者身份解析
一、纂修人员
(一) 独纂人员
(二) 主纂人员
(三) 协纂人员
二、采访、校订等辅助人员
(一) 搜辑、采访人员
(二) 审阅、校订人员
(三) 绘图人员
三、捐资刊刻人员
(一) 集资筹款人员
(二) 刊刻人员
四、人员身份分析
(一) 纂修人员的身份分析
(二) 辅助人员的身份分析
第三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体例演变
一、明清乡镇志体例的类别
(一) 平目体
(二) 纲目体
(三) 其他体例
二、明清时期乡镇志体例的特点
三、明清时期乡镇志体例的沿革
四、乡镇志体例变迁的原因
第四章 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志卷目内容分析
一、乡镇志卷目的建构
(一) 乡镇志卷目简析
(二) 乡镇志卷目的承继与变迁
二、乡镇志内容的选择——以人物志为主的具体分析
(一) 人物志的范围
(二) 人物志的标准
三、乡镇志的内容特色
(一) 水乡特点
(二) 记叙范围的不确定性
(三) 记录内容的微观性
(四) 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以来江南乡镇志编修与地方认同 以《乌青镇志》为例[J]. 潘高升. 江苏地方志. 2013(06)
[2]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J]. 张海英. 学术月刊. 2008(07)
[3]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J]. 周致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4]重视乡镇志的开发与利用[J]. 孙迎春. 中国地方志. 2006(01)
[5]以《紫堤村志》为例:透视清代江南社会风尚[J]. 王刚,朱春阳. 甘肃农业. 2005(12)
[6]镇志的编纂和明清江南市镇变迁——以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 孙冰. 中国地方志. 2005(04)
[7]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J]. 徐茂明. 史林. 2002(03)
[8]明清人的“奢靡”观念及其演变——基于地方志的考察[J]. 钞晓鸿. 历史研究. 2002(04)
[9]乡镇志是研究上海人文历史的重要文献——以《蒲溪小志》为例[J]. 沈渭滨. 学术月刊. 2002(05)
[10]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场体系[J]. 王卫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8(04)
博士论文
[1]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 吴滔.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民国时期苏州乡镇志研究[D]. 曾文杰.苏州大学 2017
[2]明清两代江南士绅文化影响下的江南市镇[D]. 范青青.浙江工业大学 2013
[3]近代江南市镇权力中心的演变[D]. 潘中祥.上海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4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4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