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11:01
  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动力作用之下,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出台,乡村空间呈现出集聚化发展趋势。伴随量大面广的“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乡村聚落空间不论是速度还是强度都展现出与传统经验全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演进规律。浙北各地的乡村聚居实践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样本,有必要通过比较研究,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以资后鉴。本文采取了“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建构——优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体系,通过对于浙北乡村集聚化的背景、动因及其现行模式的分析,探析集聚化进程中聚落空间演进的动力特征和空间要素;结合现状问题的解析确立集聚化的价值观,并相应提出空间演进的优化策略。试图为正在经历巨变期的乡村空间提供一个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和作用特征的空间演进模式。论文的研究从对浙北乡村集聚化的背景和动因开始,通过浙北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物理空间等各因素的分析,揭示集聚化动力产生的必然性,并通过其促进性和制约性因素的总结,揭示其系统运行的关键要点。论文随后聚焦于集聚化进程中的聚落空间变迁,从聚落系统和聚落单元两个空间层级切入,分析集聚化动力之于聚落空间的作用途径及其演进模式;同时分析了相关政...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乡村
        1.2.2 乡村聚落
        1.2.3 乡村集聚化
        1.2.4 空间演进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篇章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2.1 城乡空间模式研究动态
        2.1.1 城乡关系发展研究
        2.1.2 城乡空间结构模型研究
    2.2 乡村聚落空间研究动态
        2.2.1 村镇聚落系统研究
        2.2.2 乡村聚落空间类型研究
        2.2.3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及演变研究
    2.3 国内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2.3.1 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2.3.2 国内的乡村建设实践
    2.4 乡村集聚化研究动态
        2.4.1 集聚化的社会经济背景研究
        2.4.2 集聚化的土地效应研究
        2.4.3 集聚化的聚落空间整合模式研究
    2.5 乡村景观生态研究动态
        2.5.1 乡村景观空间分析研究
        2.5.2 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5.3 乡村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6 问题思考与研究定位
        2.6.1 研究区域
        2.6.2 研究问题
        2.6.3 研究尺度
    2.7 本章小结
3 乡村集聚化的背景及动因
    3.1 乡村聚落发展的背景分析
        3.1.1 历史发展概述
        3.1.2 自然生态要素调查与分析
        3.1.3 社会经济要素调查与分析
    3.2 乡村聚落空间现状分析
        3.2.1 城乡空间
        3.2.2 村镇聚落系统
        3.2.3 聚落单元空间
    3.3 乡村集聚化的动因
        3.3.1 促进性要素
        3.3.2 限制性要素
    3.4 本章小结
4 乡村集聚化的现行作用模式
    4.1 “三集中”战略
        4.1.1 乡村产业用地集聚
        4.1.2 乡村居住用地缩减
    4.2 聚落系统空间演进的现行模式
        4.2.1 典型空间格局:“1+X”模型
        4.2.2 通过“中心镇”建设推进乡村人口城镇化
        4.2.3 通过“中心村”建设推进居住空间集约化
    4.3 聚落单元空间演进的现行模式
        4.3.1 城镇转型模式
        4.3.2 更新扩展模式
        4.3.3 择址新建模式
    4.4 相关制度的空间动力解读
        4.4.1 乡村建设用地的资源化——“增减挂钩”
        4.4.2 城镇化和乡村聚居的结合——“两分两换”
        4.4.3 乡村聚落的革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
        4.4.4 缺位的“宅基地”相关制度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集聚化的价值观及目标准则
    5.1 乡村的综合价值
        5.1.1 乡村的社会价值
        5.1.2 乡村的生态价值
        5.1.3 乡村的人文价值
        5.1.4 乡村的景观价值
    5.2 乡村集聚化的价值观反思
        5.2.1 标取向:“城乡等值化”or“城乡等同化”
        5.2.2 资源配置:“人口城镇化”or“土地城镇化”
        5.2.3 聚落属性:“社会单元”or“居住单元”
        5.2.4 模式选择:“更新扩展”or“择址新建”
        5.2.5 建设主体:“统建模式”or“自建模式”
    5.3 乡村集聚的目标准则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自主性原则
        5.3.3 持续性原则
        5.3.4 乡土性原则
    5.4 本章小结
6 乡村集聚化的空间作用系统
    6.1 “力动体”的系统构成
        6.1.1 内聚力
        6.1.2 离散力
        6.1.3 场域力
        6.1.4 系统的平衡
    6.2 动力作用的空间要素
        6.2.1 边界:空间演进的场域力
        6.2.2 聚核:内聚力的植入
        6.2.3 网络:作用力的平衡
        6.2.4 乡邻单元:演进的基本尺度
        6.2.5 扩展轴
    6.3 本章小结
7 聚落空间演进的优化模式
    7.1 聚落空间演进的“力动体”优化
        7.1.1 遵循场域力作用
        7.1.2 提升内生型内聚力
        7.1.3 构建适宜的离散力
    7.2 聚落系统空间演进的优化模式
        7.2.1 案例地区概况
        7.2.2 优化模式
    7.3 聚落单元空间演进优化模式
        7.3.1 内调更新模式
        7.3.2 嵌入演替模式
        7.3.3 核心扩展模式
        7.3.4 并列扩展模式
        7.3.5 整合聚变模式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江南农村“过密化”问题的微观分析和统计验证[J]. 柳平生,葛金芳.  浙江学刊. 2011(05)
[2]人本主义视角下的乡村居住空间改造方式探析[J]. 陈超君,黄耀志.  生态经济. 2011(09)
[3]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态重构——以苏州为例[J]. 王勇,李广斌.  城市规划. 2011(07)
[4]城镇扩展过程中的聚集均衡与新型城乡形态的农村聚落分析[J]. 孟祥林.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5]乡村建造,作为一种观念与方法[J]. 贺勇,孙炜玮,马灵燕.  建筑学报. 2011(04)
[6]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J]. 吕晓,黄贤金,钟太洋,赵雲泰.  自然资源学报. 2011(03)
[7]中国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空心化”形成机制及调控研究[J]. 张杰,李可立.  开发研究. 2010(06)
[8]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非使用价值评估——以福建永春北溪村为例[J]. 吴丽娟,李洪波.  地理科学进展. 2010(12)
[9]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农村空心化(英文)[J]. 刘彦随,刘玉,陈秧分,龙花楼.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06)
[10]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综述[J]. 宋伟,陈百明,姜广辉.  经济地理. 2010(11)

博士论文
[1]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 朱炜.浙江大学 2009
[2]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魏秦.浙江大学 2008
[3]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 李敬峰.南京农业大学 2008
[4]乡村转型与城乡空间整合研究[D]. 陈晓华.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 余斌.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 郭晓东.兰州大学 2007
[7]整合与重构[D]. 雷振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8]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 侯鑫.天津大学 2004
[9]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D]. 贺勇.浙江大学 2004
[10]空间理论与空间复杂模型研究[D]. 毕巍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3

硕士论文
[1]“基本生活单元”概念下的浙北农村社区空间设计研究[D]. 钱振澜.浙江大学 2010
[2]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愿的实证分析[D]. 吕月珍.浙江大学 2009
[3]湖州长兴新川村山地聚落空间结构与规划设计研究[D]. 于慧芳.浙江大学 2008
[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 沈燕.西南大学 2008
[5]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研究[D]. 宋卿.河北师范大学 2008
[6]人地关系与聚落形态变迁的规律性研究[D]. 孙静.合肥工业大学 2007
[7]徽州古村落空间的类型化初探[D]. 李微微.合肥工业大学 2007
[8]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D]. 张所根.南昌大学 2007
[9]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王文靖.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农村聚落发展趋势研究[D]. 李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7



本文编号:3269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69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