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高中地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研究 ——以物理、数学、美术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6 13:38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也是我国各阶段教育的共同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不断进行新的教育探索和教学模式改革。分科教学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下仍是各地教学模式的主流,但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进行综合性课程教学改革。在高中开设的众多学科课程中,地理学科以其独特的学科特性成为诠释学科间密切联系的最好案例。通过将地理学科与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历史、政治、语文、外语、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渗透融合,在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意识,这符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从研究背景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对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理论进行探讨和界定后,提出了“高中地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这一概念。通过选取数学、物理和美术三门学科作为研究对象,对高中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融合教学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访谈记录及实验观察对高中地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地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研究 ——以物理、数学、美术为例


地球公转示意图

电磁波谱


“光谱”等相关知识。球气候变化”中的光学知识应用为例。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引起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电磁波是自然界中物体向外传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图 2 所示)。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一现象称辐射定律可知,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二氧化碳作会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中的红外线,从而使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意味着二氧化碳对红外线的吸收增加,就中增加,因而会引起全球升温。

演示法,物体,地表水,凹凸岸


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在地理学中,右手螺常被借来用于方向的判定或识记,被称之为“左右手演于河流凹凸岸、水平运动物体偏向、气旋与反气旋、风方向等的判读。右手演示法”在辨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的。受地球自转的原因,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进发生一定偏转,具体表现为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发生偏转。在考查沿地表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偏转方向是随机的,因而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快速准确判断出偏转手演示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只需根据自球借助右手,南半球借助左手,将手掌掌心向上,四指与持一致,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的进行方向判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中地理教学与数学的交叉融合[J]. 郑丙沛,杨晓英.  地理教学. 2016(01)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郑丙沛,张国超.  知与行. 2015(04)
[3]地理教学中“三板”的应用[J]. 袁苇.  教育. 2015(34)
[4]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前瞻[J]. 郑度,杨勤业.  科学. 2015(04)
[5]用“系统论”的方法构建高三生物复习教学的一些思考[J]. 揭德希,吴寿生.  中学生物学. 2015(06)
[6]农业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王海艳,邵喜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05)
[7]多元智能之于计算机教育——目标与课程[J]. 樊小杰,王建虎.  微型电脑应用. 2014(12)
[8]“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 王秋月.  上海教育科研. 2014(08)
[9]“艺术地理”研究——中国美术研究的空间面向[J]. 赵振宇.  中华书画家. 2013(09)
[10]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简析[J]. 张海燕.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8)

硕士论文
[1]高中地理与物理跨学科整合教学研究[D]. 王兴敏.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多学科知识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邓海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4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研究[D]. 余婷婷.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初中物理与化学生物地理交叉内容的初步研究及其教学探索[D]. 龚文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研究[D]. 牛文苗.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0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