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桂林城市结构形态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22:02
  城市结构形态是城市各种构成要素和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体现,城市结构形态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运行。城市结构形态的演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并一直受到自然力和非自然力双重作用的影响。自然力对城市空间的演化始终具有约束力,而非自然力则以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力作用促进城市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使其按一定的目标进行组织、调整和重构。构成这两种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政治政策、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组成的深层结构是导致其演化的决定性因素,它们对城市结构形态的影响过程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自发调节机制和“自上而下”的人工干预机制发生作用的,前者是一种自发式的渐进过程,使城市形态演化遵循着某种内在规律;后者是一种规划控制行为,引导着它的演化朝着人类设定的理想状态发展。桂林独特的“山、水、城”共生的结构形态是经历长时期演化逐步形成的。古代桂林城市的结构形态具有较强的内在弹性和惰性,它包容着缓慢发展过程中自发的空间调整,使城市结构形态的演化表现出自然生长、循序渐进的特征。近代以来,城市空间形态产生了阶段性的突变,并突破原有环境的限制向更大的地域范围扩展。在从无序扩张到... 

【文章来源】:苏州科技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桂林城市结构形态演化研究


论文框架

桂林,“市”


2、商业由集中的“市”向沿街发展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业贸易由设立在城内集中的“市”转为沿南北干道布置时的十字街已是商店林立,同时还有早市、夜市等,完全取消了市场的地域限制间限制。桂林作为政治和交通中心,显示出商业繁华的景象。3、强化防御设施唐代城墙多系土筑,且不太高。宋代从子城的东南和东北方向,将唐的外城和进行扩宽和加固,以巩卫官府衙署集中的子城。这次修城多用“木甓瓦石之材”坚固耐久。此后,对城池的修筑还有四次之多。修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城防图 4-2 宋代桂林城图资料来源: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图 4-3 元代桂林城图资料来源:yunnni.桂林历代城市建设http://tieba.baidu.com/f?kz=101350907

桂林,“市”


2、商业由集中的“市”向沿街发展由于商业经济的繁荣,商业贸易由设立在城内集中的“市”转为沿南北干道布置时的十字街已是商店林立,同时还有早市、夜市等,完全取消了市场的地域限制间限制。桂林作为政治和交通中心,显示出商业繁华的景象。3、强化防御设施唐代城墙多系土筑,且不太高。宋代从子城的东南和东北方向,将唐的外城和进行扩宽和加固,以巩卫官府衙署集中的子城。这次修城多用“木甓瓦石之材”坚固耐久。此后,对城池的修筑还有四次之多。修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城防图 4-2 宋代桂林城图资料来源: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图 4-3 元代桂林城图资料来源:yunnni.桂林历代城市建设http://tieba.baidu.com/f?kz=1013509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桂林独秀峰山前城市形态空间历史演变[J]. 林哲.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4(02)
[2]论桂林山水城市景观特色及其保护[J]. 韩光辉,陈喜波,赵英丽.  地理研究. 2003(03)
[3]桂林古城形态演变及其历史特征初探[J]. 郭建琳.  社会科学家. 2003(03)
[4]形态·结构·空间结构——由《集聚与扩散》引发的思考[J]. 张骁鸣.  规划师. 2003(05)
[5]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 郑莘,林琳.  城市规划. 2002(07)
[6]城市空间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常熟为例[J]. 胡海波.  城市规划. 2002(04)
[7]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 谷凯.  城市规划. 2001(12)
[8]当代全球城市的城市空间重构[J]. 赵云伟.  国外城市规划. 2001(05)
[9]现代山水环境的城市空间建构——桂林市环城水系的城市设计[J]. 赵万良,顾力.  城市规划汇刊. 2001(04)
[10]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吴启焰,朱喜钢.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02)



本文编号:3362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62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d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