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12:2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资源日益短缺,同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对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形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已至于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是由于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我们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地协调是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所在,可持续发展与各种学科相关,但与地理科学研究最紧密,尤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中,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主体内容。本文在论证了这一关系之后,又进一步指出,做为向青少年进行地理科学教育的中学地理学科承担着向中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要任务,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学地理教学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做为核心内容之一,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做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本文对如何做好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做了深入的研究;对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实施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方法来改变...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1.1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原因
        1.1.1 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1.2 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与由来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意义
2.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学
    2.1 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2 当代地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可持续发展
3. 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观
    3.1 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3.1.1 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对地理课程的影响
        3.1.2 加强环境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3.2 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课程设置
        3.2.1 可持续发展与初中地理课程设置
        3.2.2 可持续发展与高中地理课程设置
4.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4.1 充分利用课堂,传授好教材的知识,打牢基础
    4.2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可持续发展”
    4.3 从身边学起,从生活中学起
    4.4 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丰富头脑,开拓视野
    4.5 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4.6 开发校本课程,注重乡土地理
结论
致谢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D]. 刘秉瑞.辽宁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22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22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