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发布时间:2021-10-07 16:21
农业景观是自然景观环境、传统农业生产格局、传统乡村格局特色、传统生活延续、民俗文化、现代农业效益、相关产业效益、公共设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等农业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结合的一种特殊形态集合产物,是农业外在表现和内在优势相结合的复合型景观,且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等价值属性。在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乡村地区的农业景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论文选取农业生产发展在全国前列,同时城镇化化及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成规模的江苏地区农业景观进行重点分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运用研究成果,保护江苏地区乃至全国农业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发挥农业景观最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农业景观在新时期得到传承与优化。从而丰富了新时期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扩展了乡村景观建设和规划研究的思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论文主要运用了多学科融贯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价法以及实践运用法来展开农业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的研究。研究内容拟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解决如何合理的进行乡村地区农业景观保护和更新的设计与建设:1、通过对典型乡...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云南元阳梯田景观Fig.1-1YunnanyuanYangterracedlandscape
境逐步适应自然,实现了自然与环境的统一。我国凭借悠久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底蕴以及幅员辽阔的耕地面积,结合不同地区特点各异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类型。各个农业生产类型具有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资源和风格迥异的灿烂农业文化。在农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形成并保存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农业景观,例如具有优美园林景观特色的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图 1-1)、广西龙胜梯田景观(图 1-2)等以农田肌理为基础的农业景观,还有诸如吴塘阪、都江堰等以农业景观工程为基础的农业景观。
图 1-3 德永续农业 ZEGG 生态村Fig.1-3 Germa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ZEGG eco village图片来源:http://news.makepolo.com/5973062.html国学者 Rosalind Creasy 在 1982 年提出了《可食地景完全指南》。这是一条入都市的生态新道路,从美学的角度来定义农作物的视觉审美效果,把农作植物混合种植,从而拓宽了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把农作物种植延伸至城市相[9]。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众多都市农业景观的理论研究。主要德烈·维翁和卡特林·波尔的研究理论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CPUL),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 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 生态经济. 2016(07)
[2]文创农业[J]. 本刊综合. 农民文摘. 2016(07)
[3]这样做休闲农业,不火都难[J]. 杨静. 农家书屋. 2016(06)
[4]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永续农业及其设计中的生态思想分析[J]. 李萍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5]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J]. 郭摇旗,张五力.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7)
[6]美丽乡村视角下村庄整治初探——以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安乐庄村为例[J]. 邓双力,史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5(03)
[7]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机理与实证:以江苏为例[J]. 侯祥鹏,葛扬.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8]中国旅游经济的周期划分与增长预测[J]. 隋建利,刘金全. 经济管理. 2014(11)
[9]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和拉动[J]. 李良红. 学习月刊. 2014(16)
[10]东北地区农业景观特点及发展趋势[J]. 林鸽. 防护林科技. 2014(06)
博士论文
[1]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D]. 岑晓腾.浙江大学 2016
[2]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尤海涛.青岛大学 2015
[3]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 刘渌璐.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 黄家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胜利.湖南农业大学 2014
[6]基于地形与都市区位的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用地分区研究[D]. 王秀丽.中国农业大学 2014
[7]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 何绍田.武汉大学 2014
[8]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 郑辽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9]少数民族生存艺术的生态中和性研究[D]. 唐虹.云南大学 2013
[10]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 包乌兰托亚.中国海洋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国内乡土景观多样性设计研究[D]. 魏欣.重庆大学 2017
[2]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公共设施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 王远石.西南大学 2016
[3]杨凌农业景观审美研究[D]. 毋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陈璐.南京农业大学 2016
[5]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D]. 李萌豪.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与活态传承[D]. 徐春龙.福建农林大学 2016
[7]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D]. 张玺玲.浙江农林大学 2015
[8]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李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9]杭州城区生产性景观应用使用后评价[D]. 石晗.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苏州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D]. 邵国权.中国矿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22378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4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云南元阳梯田景观Fig.1-1YunnanyuanYangterracedlandscape
境逐步适应自然,实现了自然与环境的统一。我国凭借悠久的农业历史、农业文化底蕴以及幅员辽阔的耕地面积,结合不同地区特点各异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农业生产类型。各个农业生产类型具有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资源和风格迥异的灿烂农业文化。在农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形成并保存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农业景观,例如具有优美园林景观特色的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图 1-1)、广西龙胜梯田景观(图 1-2)等以农田肌理为基础的农业景观,还有诸如吴塘阪、都江堰等以农业景观工程为基础的农业景观。
图 1-3 德永续农业 ZEGG 生态村Fig.1-3 Germa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ZEGG eco village图片来源:http://news.makepolo.com/5973062.html国学者 Rosalind Creasy 在 1982 年提出了《可食地景完全指南》。这是一条入都市的生态新道路,从美学的角度来定义农作物的视觉审美效果,把农作植物混合种植,从而拓宽了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把农作物种植延伸至城市相[9]。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众多都市农业景观的理论研究。主要德烈·维翁和卡特林·波尔的研究理论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CPUL),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土景观构成要素研究[J]. 李鹏波,雷大朋,张立杰,吴军. 生态经济. 2016(07)
[2]文创农业[J]. 本刊综合. 农民文摘. 2016(07)
[3]这样做休闲农业,不火都难[J]. 杨静. 农家书屋. 2016(06)
[4]一种生态伦理替代学说——永续农业及其设计中的生态思想分析[J]. 李萍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5]江苏省农业生产性景观美学特色研究[J]. 郭摇旗,张五力.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7)
[6]美丽乡村视角下村庄整治初探——以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安乐庄村为例[J]. 邓双力,史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5(03)
[7]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机理与实证:以江苏为例[J]. 侯祥鹏,葛扬.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8]中国旅游经济的周期划分与增长预测[J]. 隋建利,刘金全. 经济管理. 2014(11)
[9]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和拉动[J]. 李良红. 学习月刊. 2014(16)
[10]东北地区农业景观特点及发展趋势[J]. 林鸽. 防护林科技. 2014(06)
博士论文
[1]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D]. 岑晓腾.浙江大学 2016
[2]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尤海涛.青岛大学 2015
[3]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 刘渌璐.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 黄家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5]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胜利.湖南农业大学 2014
[6]基于地形与都市区位的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用地分区研究[D]. 王秀丽.中国农业大学 2014
[7]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研究[D]. 何绍田.武汉大学 2014
[8]乡村生态体验旅游开发研究[D]. 郑辽吉.东北师范大学 2013
[9]少数民族生存艺术的生态中和性研究[D]. 唐虹.云南大学 2013
[10]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 包乌兰托亚.中国海洋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国内乡土景观多样性设计研究[D]. 魏欣.重庆大学 2017
[2]可食用景观在城市公共设施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 王远石.西南大学 2016
[3]杨凌农业景观审美研究[D]. 毋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江苏丘陵地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陈璐.南京农业大学 2016
[5]风景园林视角下休闲旅游型新农村建设研究[D]. 李萌豪.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与活态传承[D]. 徐春龙.福建农林大学 2016
[7]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D]. 张玺玲.浙江农林大学 2015
[8]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 李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9]杭州城区生产性景观应用使用后评价[D]. 石晗.浙江农林大学 2015
[10]苏州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发展模式研究[D]. 邵国权.中国矿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22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2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