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GIS的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06:37
  高速铁路在极大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高速铁路的修建使沿线地区的生态景观、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造成地质或地貌特征的丧失而影响生态平衡。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物质审美要求的提高,高速铁路的景观建设成为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578160)和国家京沪高速铁路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铁道部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京沪高速铁路综合景观设计研究(2008G032-12)”子课题。本文针对高速铁路景观建成后是否达到预期的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对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二,对高速铁路景观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根据高速铁路景观的特点,建立了适合本文评价方法的高速铁路景观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在总结常规后评价方法和景观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基于景观敏感度与景观质量的综合后评价模型,并借助GIS功能进行辅助评价。第三,利用Visual Basic2005和ArcEngine9.2进行二次开发,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高速铁路景观后评价程序,该程序利用GIS的...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铁路景观环境后评价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铁路沿线景观环境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景观
        2.1.2 景观生态
        2.1.3 景观与环境
        2.1.4 铁路景观及景观要素的界定
    2.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后评价中的应用
        2.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2.2.2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式
        2.2.3 GIS在景观环境后评价中的主要功能
    2.3 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实施流程分析及思路
        2.3.1 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实施流程分析
        2.3.2 完善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实施体系思路
    2.4 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与保护理论基础
        2.4.1 景观的生态学原理
        2.4.2 恢复生态理论
        2.4.3 景观结构和功能
        2.4.4 景观美学
第三章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方法研究
    3.1 铁路沿线景观影响分析
        3.1.1 对地形和地质景观环境的影响
        3.1.2 对植物景观环境的影响
        3.1.3 对动物景观环境的影响
        3.1.4 对水土流失及水环境景观的影响
    3.2 铁路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分析
        3.2.1 速度与距离对动态视景的影响
        3.2.2 动态视距分析
    3.3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2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4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环境后评价基本方法
        3.4.1 前后对比法
        3.4.2 景观质量法
        3.4.3 景观敏感度法
        3.4.4 地理信息系统评价法
    3.5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环境综合后评价模型
        3.5.1 景观质量后评价
        3.5.2 景观敏感度后评价
        3.5.3 基于景观质量与景观敏感度的景观综合后评价
第四章 基于GIS技术的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程序设计
    4.1 概述
    4.2 程序开发方式选择
    4.3 程序设计
        4.3.1 程序GIS平台选择
        4.3.2 程序开发环境
        4.3.3 程序总体框架设计
        4.3.4 程序功能设计
    4.4 数据库的设计
        4.4.1 数据来源
        4.4.2 空间数据库设计
        4.4.3 属性数据库设计
        4.4.4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关联
第五章 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研究实证分析
    5.1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概况
        5.1.1 在拉动经济与路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5.1.2 工程概况
    5.2 京沪高速铁路沿线景观后评价程序研究
        5.2.1 程序管理
        5.2.2 程序主菜单与工具条
        5.2.3 后评价管理
        5.2.4 制图
        5.2.5 帮助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生态修复管理系统研究[J]. 崔秀龙,吴小萍,李洪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02)
[2]ArcSDE在数据连库接加载中的应用[J]. 王重阳,张韶华.  北京测绘. 2009(02)
[3]基于组件式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刘铮,吴小萍,牟瀚林.  中国铁道科学. 2009(02)
[4]GIS支持下的中国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J]. 黄晓霞,江源,顾卫,戴泉玉,沈毅,晏晓林.  生态学报. 2006(04)
[5]赣龙铁路工程景观评价[J]. 许娣.  铁道标准设计. 2005(08)
[6]青藏铁路沿线景观保护评价方法研究[J]. 张慧,沈渭寿,江腊沙,邹长新.  生态学报. 2004(03)
[7]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机制研究[J]. 奚宽武,石建军.  公路. 2004(01)
[8]青藏铁路景观视觉管理系统研究[J]. 张慧,沈渭寿,邹长新.  自然资源学报. 2003(06)
[9]景观影响评价技术[J]. 朱坦,闫玉虎,单春艳,徐鹤,贾纯荣.  中国环境科学. 2000(01)
[10]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 赵跃龙,张玲娟.  地理科学. 1998(01)

博士论文
[1]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D]. 吴涛.上海师范大学 2010
[2]高速公路与沿线景观协调性研究[D]. 汤振兴.北京林业大学 2008
[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综合定量后评价研究[D]. 彭军龙.中南大学 2006
[4]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中南大学 2004
[5]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奚宽武.北京工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京沪高速铁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崔秀龙.中南大学 2011
[2]铁路工程的生态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 肖明宇.成都理工大学 2010
[3]基于GIS的高速铁路建设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 张小余.中南大学 2010
[4]城市高架桥主导空间解析[D]. 谭鑫强.大连理工大学 2009
[5]基于GIS的高速铁路生态影响评价与生态恢复研究[D]. 李洪旺.中南大学 2009
[6]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 刘妍娜.长沙理工大学 2009
[7]基于Mapobjects交通基础信息管理分析研究[D]. 唐凌.中南大学 2008
[8]基于GIS的高速铁路噪声预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研究[D]. 李洪强.中南大学 2008
[9]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SS)的数据库研究[D]. 刘铮.中南大学 2008
[10]公路动态景观设计探析[D]. 魏莹.天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56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56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