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山东人物研究 ——以《宋史》列传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06 06:48
自古以来,炎黄子孙重乡土,“国有史,方有志”,即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因此,研究人物不仅需要知人论世,还需要兼及地缘因素。研究证明地域人文研究是必要的,突出贡献者如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陇集团说、山东豪杰说,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断代为北宋,匡定区域为山东地区,原因是宋代是历史上经济文化走向鼎盛并渐呈衰微征兆的朝代,而山东地区作为儒家文明发祥地,历代人才辈出,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繁荣,地理位置举足轻重,因此在这一特殊时空背景下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宋史》列传所见北宋时期山东籍人物作为人才样本,试图利用正史实录、方志、行状、碑志墓志等史料,采用史料学、考据学、年代学、校雠学等文献学研究方法,将人物研究置于一定的时代与区域环境之中,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其生活朝代、地域分布进行客观的分析、综合、考辩,将其放置于历史发展大背景之中进行探讨和论断,力图揭示这一时期山东人才状况以及时代发展特征。在人物详备、史料可靠的基础之上,设专题研究北宋山东地区人文特点,抽象概括出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山东地区思想与政治领域的新变化,设个案研究儒学的复兴以及理学的发微,并分析山东人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梳理
(一) 论题的提
(二) 研究现状梳理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目的、所据材料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
(一) 研究目的
(二) 所据材料与研究方法
(三) 论文结构
第一章 山东政区建制及地理沿革概述
第一节 "山东"这一地理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北宋山东地区行政建置
第二章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辑录与研究
第一节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辑求
第一节 清代工驭超《海岱史略》所录《宋史》山东人物辑录
第二节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人才结构分析研究
(一)《宋史》所见北宋山东地区历史史人物地理分布研究
(二)《宋史》所见北宋山东地区历史人物时间分布研究
第三章 北宋山东地区人物思想意识领域人文特点初探
第一节 疑古惑经思湖背景下金石学的产生
第二节 儒学的相对复兴与发展困惑
第三节 传统儒学转型与新儒学的萌芽启动理学发微
(一) 北宋山东地区新儒学代表人物
(二) 北宋山东地区新儒学代表人物主要活动
(三) 北宋山东地区对儒学转型以及理学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试论北宋时期山东地区人物引领儒学转型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47938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梳理
(一) 论题的提
(二) 研究现状梳理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目的、所据材料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结构
(一) 研究目的
(二) 所据材料与研究方法
(三) 论文结构
第一章 山东政区建制及地理沿革概述
第一节 "山东"这一地理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北宋山东地区行政建置
第二章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辑录与研究
第一节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辑求
第一节 清代工驭超《海岱史略》所录《宋史》山东人物辑录
第二节 《宋史》所见北宋山东人物人才结构分析研究
(一)《宋史》所见北宋山东地区历史史人物地理分布研究
(二)《宋史》所见北宋山东地区历史人物时间分布研究
第三章 北宋山东地区人物思想意识领域人文特点初探
第一节 疑古惑经思湖背景下金石学的产生
第二节 儒学的相对复兴与发展困惑
第三节 传统儒学转型与新儒学的萌芽启动理学发微
(一) 北宋山东地区新儒学代表人物
(二) 北宋山东地区新儒学代表人物主要活动
(三) 北宋山东地区对儒学转型以及理学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 试论北宋时期山东地区人物引领儒学转型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479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7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