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困生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10:40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其中,明确将学生结合现实问题、利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解决的实践能力,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此背景下,伴随着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逐渐从面向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侧重,转变成为了基于学生科学基础素养、地理实践素养为主的教学实施。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以学困生为主要分析对象,探究他们在课程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升他们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课程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实现优化教学的目标。本文的研究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明确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究他们在发展解决问题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该问题形成的原因,从而在教学实施案例中进行改善和思考,并最终形成提升学困生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案和发展策略。经过研究,本...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引导的调查Figure2-1teachers"investigationonstudents"classroomparticipationandguidance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1学生就不仅仅需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农业区域形成的因素与条件,同时在探究中还需要关注区域内农作物的特点并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动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个人知识经验虽然是他们在长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来的,但是却影响着他们在地理学科中解决问题的基础与能力。图2-2学生对于自身知识经验的评价状况Figure2-2evaluationofstudents"knowledgeandexperience在学生评价的当中,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整体知识结构较为匮乏,仅有24%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校内校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进行知识的有效扩展与运用。由于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武威第十八中学的地理学困生群体,由此可以看出,多数欠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困生,自身知识经验的匮乏是导致学困现象的一项重要原因。(2)学生地理学业水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同样对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进行了分析: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2图2-3学生地理学业水平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评价Figure2-3selfevaluationofstudents"geographylearninglevelandproblemsolvingability图2-3展示了学生对于自身地理学业水平和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分类评价。从中能够看出,学生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状况与他们对自身学业水平的评价状况,基本保持了相同的趋势,在优秀、一般、良好和较差的四个评价阶段中,基本保持了同样的评价状况,其中唯一的差别在于,在同等评价阶段中,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要差于学业水平的评价。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学业水平处于一般水准,但是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一般水准。这说明,学生针对地理课程学习,所具备的课程问题解决能力,是依据地理学业水平发展的,但是地理学业水平虽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却不能完全的转换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学习行为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指他们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解决路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实现预期目标,并在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渐塑造良好的学习自信,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次调查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和问题解决路径进行了分析:表2-1学生学习行为的统计Table2-1statisticsofstudents"learningbehavior问题选项占比你在日常地理学习中,是否会主动的预习和复习?一直主动12%偶尔主动36%从不主动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理微课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模式[J]. 魏文标. 才智. 2018(15)
[2]素质教育理念下转化学困生方法探究[J]. 侯琴丽. 基础教育研究. 2018(02)
[3]学困生转化的研究综述[J]. 郭琴.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8)
[4]转化发生在“心理效应”的应用中[J]. 刘仲翠. 吉林教育. 2017(22)
[5]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 鲍华弘. 考试周刊. 2017(32)
[6]以互助学习的方式帮助高一地理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J]. 熊琼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11)
[7]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孙恒杰. 基础教育研究. 2011(22)
[8]浅谈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措施[J]. 潘信国.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6)
[9]非标签化:国外“学困生”教育[J]. 王飞飞,冯维. 上海教育. 2005(14)
硕士论文
[1]高中地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赵春萍.河南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学困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D]. 袁棚.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高中地理学困生成因调查及学习兴趣激发研究[D]. 姚期文.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高中自然地理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有效策略[D]. 李金梅.青海师范大学 2015
[5]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 黄小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高中地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调查[D]. 王翔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9683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引导的调查Figure2-1teachers"investigationonstudents"classroomparticipationandguidance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1学生就不仅仅需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农业区域形成的因素与条件,同时在探究中还需要关注区域内农作物的特点并进行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动用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个人知识经验虽然是他们在长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来的,但是却影响着他们在地理学科中解决问题的基础与能力。图2-2学生对于自身知识经验的评价状况Figure2-2evaluationofstudents"knowledgeandexperience在学生评价的当中,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整体知识结构较为匮乏,仅有24%的学生表示自己在校内校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进行知识的有效扩展与运用。由于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武威第十八中学的地理学困生群体,由此可以看出,多数欠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困生,自身知识经验的匮乏是导致学困现象的一项重要原因。(2)学生地理学业水平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同样对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进行了分析: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12图2-3学生地理学业水平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评价Figure2-3selfevaluationofstudents"geographylearninglevelandproblemsolvingability图2-3展示了学生对于自身地理学业水平和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分类评价。从中能够看出,学生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状况与他们对自身学业水平的评价状况,基本保持了相同的趋势,在优秀、一般、良好和较差的四个评价阶段中,基本保持了同样的评价状况,其中唯一的差别在于,在同等评价阶段中,课程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要差于学业水平的评价。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学业水平处于一般水准,但是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一般水准。这说明,学生针对地理课程学习,所具备的课程问题解决能力,是依据地理学业水平发展的,但是地理学业水平虽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却不能完全的转换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学习行为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指他们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和解决路径。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问题解决路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实现预期目标,并在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逐渐塑造良好的学习自信,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次调查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学习行为和问题解决路径进行了分析:表2-1学生学习行为的统计Table2-1statisticsofstudents"learningbehavior问题选项占比你在日常地理学习中,是否会主动的预习和复习?一直主动12%偶尔主动36%从不主动5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理微课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模式[J]. 魏文标. 才智. 2018(15)
[2]素质教育理念下转化学困生方法探究[J]. 侯琴丽. 基础教育研究. 2018(02)
[3]学困生转化的研究综述[J]. 郭琴.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8)
[4]转化发生在“心理效应”的应用中[J]. 刘仲翠. 吉林教育. 2017(22)
[5]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 鲍华弘. 考试周刊. 2017(32)
[6]以互助学习的方式帮助高一地理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J]. 熊琼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11)
[7]高中地理学困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孙恒杰. 基础教育研究. 2011(22)
[8]浅谈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措施[J]. 潘信国.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6)
[9]非标签化:国外“学困生”教育[J]. 王飞飞,冯维. 上海教育. 2005(14)
硕士论文
[1]高中地理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赵春萍.河南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学困生多元化评价的研究[D]. 袁棚.江西师范大学 2015
[3]高中地理学困生成因调查及学习兴趣激发研究[D]. 姚期文.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高中自然地理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及有效策略[D]. 李金梅.青海师范大学 2015
[5]高中地理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 黄小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高中地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调查[D]. 王翔鹰.辽宁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479683.html